監禁

|共4篇|

以巴戰爭|擠滿以色列監獄的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並潛入以國南部四處擄人,把近百平民和士兵抓到加沙走廊。有哈馬斯高級領袖揚言,已擄獲足夠人質使以色列釋放在囚巴人。據報當地有 5,200 名巴人在囚,包括 33 名婦女和 170 名兒童;而 56 年來,更有 4 成巴勒斯坦男子曾於以國服刑。「半島電視台」就專文剖析這個藏於以巴衝突背後的現象。

關注政治犯:納瓦爾尼遭單獨囚禁

單獨囚禁(solitary confinement)是指將一名在囚人士安排在一個特殊單位,與其他囚犯隔離監禁。半生在監獄度過的曼德拉,曾將之形容為「監獄生活中最令人生畏的部分」。研究表明,即使短暫的單獨囚禁也會引致嚴重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鬱、攻擊性和自殺念頭。反過來說,單獨囚禁可能是俄羅斯對付異見在囚者的好方法。俄國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日前就透露,近一個月時間裡,自己遭單獨囚禁懲罰 4 次。

未審先囚:國際關注的人道災難

在這兩年的香港,我們經常看到示威者被捕提堂後,不准保釋,要「還柙候判」。在中國,人權狀況更令人憂慮,12 名涉嫌偷越國(邊)境的港人,至今已被「刑事拘留」超過三星期,卻不能與家屬委託的律師見面。近年,世界各地愈來愈多學者和國際組織,關注未審先囚帶來的人權問題,敦促各國政府盡快改革。

布科夫斯基的故事:19 歲那年,他站出來對抗蘇聯

現年 19 歲,已解散獨派組織「學生動源」的召集人鍾翰林,以及另外三名前成員,被指違反國安法,遭警方國家安全處警員拘捕。在 60 年代蘇聯,也曾經有一名年僅 19 歲的青年走出來,對抗整個蘇聯政權,後來被送進精神病院、流亡海外,然後見證蘇聯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