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審先囚:國際關注的人道災難

A+A-
白羅斯大選後觸發示威浪潮,至少逾 400 名示威者被拘留。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這兩年的香港,我們經常看到示威者被捕提堂後,不准保釋,要「還柙候判」,有人就因為管理 Telegram Channel,而未審先坐一年。在中國,人權狀況更令人憂慮,12 名涉嫌偷越國(邊)境的港人,至今已被「刑事拘留」超過三星期,卻不能與家屬委託的律師見面。近年,世界各地愈來愈多學者和國際組織,關注未審先囚帶來的人權問題,敦促各國政府盡快改革。

在囚人士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循正式法律程序,被捕、搜證、起訴、提堂、審訊、判刑,然後入獄服刑;第二種就是未經過審訊或判刑,就要被還押看管的人士。根據美國傳媒 Vox ,未審先囚的原因很多,例如案件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又或者被告有潛逃風險;亦有不少情況是被告無能力繳付高昂的保釋金。除此之外,也有國家因為行政落伍,司法機構未及處理眾多案件,令被告未審先囚;在獨裁國家,如埃及中國,這也是打壓異見者的手段。

根據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最新的「世界監獄摘要」(World Prison Brief),各地未審訊者佔整體在囚人士的比率,台灣為 4.4%,新加坡是 9.8%,日本則有 11.3%。但香港到今年 3 月就高達 29.9%,接近台灣的 7 倍,並遠高出同期的獨裁國家哈薩克 10%,直迫阿富汗在 2014 年時的 31.3%。中國的情況則更難掌握,直到 2014 年,至少有 20 萬人經歷未審先囚,數字還未計算等候上訴的人。

今年,泰國法務研究所(Thailand Institute of Justice)發表了「全球監獄趨勢」(Global Prison Trend)報告,警告未審先囚的問題正在全球惡化,2002 到 2018 年就急增了至少 300 萬人。報告強調,監禁的行政成本極為高昂,要花費公帑在監獄設施、員工和監控設備,但光是囚禁無助解決犯罪問題。報告引用一份去年發表的研究,當中分析了全球 23 個國家的狀況,在首兩年的觀察期,釋囚的再被捕率介乎 26% 到 60%。未審先囚還衍生出人權問題:不必要地限制人身自由。

更可怕是,未審先囚會為被告及其家人帶來巨大的心理折磨,而在被告獲釋後,仍會被心理問題一直纏繞。心理學家 Charles Orjiakor 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以尼日利亞為例,分析未審先囚帶來的精神問題。他領導的研究團隊訪問了當地超過 300 名在囚人士,並為他們進行經典的瑞文標準推理測驗(Raven’s Standard Progress Matrice),以了解在囚年期的長短對人們智商的影響,也比對了未審先囚和經歷審訊的人士在測試中的表現。

經過同儕評審後,他們的研究刊登於學術期刊 The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 & Psychology,當中發現在囚年期愈長,智商就變得愈低,而對於未審先囚者而言,智商下降的情況就更明顯。研究人員解釋,這批人士長期身處不確定的狀態,擔心能否保釋,而當申請被拒後,又不知甚麼時候才有判決,究竟要坐牢多久。在心理學,這稱之為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腦部同時要思考太多東西,最終造成極大的壓力,形成情緒崩潰,也影響智能表現。

Orjiakor 補充,該研究未能確定,監禁對個人智能表現的影響是否長遠,也不知道人們獲釋後,影響是否持續。可是,過去也有研究指出,長期監禁會影響他們作出人生抉擇的能力,難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而聯合國則有報告提到,很多方法均可取代未審先囚,例如定期到法院報到、要求居留在指定地址、以禁制令限制到某些地點,以及接受法院指定的機構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