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判決草稿日前外洩,預告推翻近半世紀的墮胎權利憲法保障,震驚公民社會,部分州政府或藉以制訂西方世界最嚴厲的反墮胎法。目前全球有 24 個國家完全禁止墮胎,37 個國家只容許孕婦有性命危險情況下墮胎,究竟如此判決是否背離世界潮流?對全球會否構成影響?
人權
|共108篇|
過濾營 —— 重現人間的二戰恐怖工具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日前表示,開戰以來已有逾 100 萬人從烏克蘭「疏散」。但烏國官員指控,俄軍從侵佔城市帶走數十萬平民,並在強行送俄之前,把他們囚禁於「過濾營」之中,逐一篩查政治立場。有分析指,這類拘留所曾為二戰時期的蘇聯所用,堪稱駭人恐怖。如今普京重施故技,背後的用意何在?
陶傑:中國當下三大女性案
彭帥性侵犯醜聞、徐州楊姓婦女鐵鏈囚虐事件、谷愛凌國籍問題,冬季奧運會前後,中國發生三宗與女性權利有關的事件,中外矚目。
陶傑:中國現代散文典範欣賞
徐州事件會觸動所有女性的底線,尤其在 21 世紀。不但侵犯人權,而且與伊斯蘭國、塔利班的手段相比,更為殘酷。文學家感情豐富,即刻為文控訴,嚴歌苓這一篇作品,字字血淚,應該由香港教育局向全港中學生推薦,列為中國語文教材。
向中國靠攏之際,日漸脆弱的孟加拉民主
南亞國家孟加拉去年剛迎來獨立五十周年。當地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都超越了前宗主國巴基斯坦,是區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不過,孟加拉人民聯盟自 2008 年成為執政黨後,一直大肆排斥異己,鞏固政權。近年,政府受惠於一帶一路政策,得到更多中國援助,鎮壓行動也愈來愈激烈,令本來已經脆弱的民主體制面臨崩潰。
2021 年,全球新聞工作者黑暗的一年
倫敦亞非學院政治傳播教授 Dina Matar 撰文指出,過去多年,記者面對威嚇和攻擊並不是新鮮事,但當世界愈來愈動盪、變得專權,各方政治和意識形態圍繞資訊領域的角力只會更激烈,新聞工作者的前景就更加黯淡。她提醒人們要記著一點:對新聞業界的迫害,是對人權的踐踏,剝削公眾的資訊權,而資訊權和公共辯論正正是民主的基石。
北京冬奧,開始動搖的贊助商
面對英、美、澳洲等多個西方國家先後宣佈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中國外交部回應「任何國家抵制北京冬奧會的行為都是沒有意義」、「沒有人會在意」。其實,外國官員來或者不來,中國都會照樣舉辦冬奧,但這股抵制北京冬奧的風潮,似乎令不少奧運贊助商在宣傳上變得審慎。
2022 年大事前瞻:一場令批評者收聲的世界盃?
對於不少足球迷來說,2022 年的頭號大事,當數卡塔爾世界盃。這項四年一度的矚目盛事,首次由西亞國家主辦,本應值得慶賀。可是,是次世界盃由申辦到籌備,過程一波三折,例如傳出卡塔爾在競投時疑似賄選,另外當地夏季天氣酷熱,也根本不適合比賽。提賽德大學管理學高級講師 Leon Davis 和雪菲爾哈倫大學體育學高級講師 Dan Plumley 則共同撰文,呼籲國際社會關心世界盃背後的人權問題。
斯里蘭卡的「去激進法」,如何把國家推向更大的深淵
有時候,獨裁政府誤以為用嚴刑峻法,把人民的聲音鎮壓下來,就可以解決問題,結果卻令矛盾愈演愈烈。過去 20 年,南亞國家斯里蘭卡走向獨裁,拉賈帕克薩家族獨攬大權,同時宗教和民族矛盾持續,東北部的泰米爾人飽受壓迫。今年 3 月,斯里蘭卡政府推出「去激進法」,學術平台「東亞論壇」就刊登評論,指當地正陷入更大的深淵。
美容院:喀布爾女性自由之地
在塔利班管治下,美容中心成為喀布爾女性最後一個可以在家以外見面的地方,在那裡,她們才可短暫遠離男性視線,及享有與朋友共聚聊天及打扮的自由。
油元足球:替獨裁國家洗白的工具
10 月 8 日,沙特阿拉伯 PIF 財團正式入主英超老牌球會紐卡素,令後者一晚之間超越巴黎聖日耳門和曼城,成為全球最富有的球會。近年,大家時常都會聽到富豪油王收購足球隊的新聞,學界和新聞評論界就有一個術語「體育洗白」(Sportswashing)來形容這一行徑。
魔鬼大狀:專為獨裁者和恐怖分子辯護的韋爾熱斯
法律是自由的基石,保障公民權利不被侵犯。這世上有良心律師,面對獨裁者進逼依然堅持維權,置自身利益於度外;也有所謂法律精英與權貴合流,帶頭踐踏人權。法國就曾有一位極受爭議的大狀,專替世界各地獨裁者辯護。有人稱他為「惡魔代言人」,也有人認為他只是保障被告的法律權益,他的名字就是韋爾熱斯(Jacques Vergès)。
Moyashi:今天你辱華了嗎?
雖然「辱華」的直接意思是「中國人被侮辱」,但更多的情況是,其實並沒有人想侮辱他們,而是中國人跑出來告訴大家自己覺得被侮辱 ——「辱華」真正的意思其實是「中國人表示不高興」。
阿富汗難民遇上白羅斯獨裁者:一條沒有出口的逃生路線
去年成功鎮壓異見聲音後,白羅斯獨裁者盧卡申科行事更放肆張狂,今年就把大批非法移民押送到鄰國,試圖擾亂歐盟內部穩定;有部分慌不擇路的阿富汗難民,原本打算經白羅斯逃亡歐洲,如今卻淪為盧卡申科的政治武器,夾在東歐諸國與白羅斯之間動彈不得。
限時打機,更加沉迷?
日本香川縣正是其中一例。去年 4 月起,當地實施「網絡・遊戲成癮對策條例」(ネット・ゲーム依存症対策条例),規定未成年者每天使用智能手機及打電玩的時間。這項全國創舉引起爭議,有高中生更控告縣政府違憲。結果一年後,同縣教育委員會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即使學童少滑了手機,心癮依然有增無減。
塔利班的伊斯蘭教法是甚麼
不少阿富汗婦女擔心,隨著塔利班回朝,自己將失卻過去 20 年得到的學習和工作等權利。塔利班則宣稱會在伊斯蘭教法(Sharia)框架內尊重婦女權利。雖然塔利班沒有申明細節,但瞭解伊斯蘭教法是甚麼、塔利班如何詮釋,大概也能估計阿富汗女性的未來。
紐西蘭「反起底法」的平衡世界
據「華爾街日報」在 7 月 5 日報道,由 Google、Facebook、Twitter 等科技巨企組成的「亞洲互聯網聯盟」(AIC),於 6 月去信香港政府,警告當局若繼續「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修訂(民間又稱「反起底法」),該聯盟憂慮或會停止在香港提供服務,以免令員工墮入法網。誠言,有些西方民主國家都設有類似的「反起底法案」,關鍵是如何在資訊權與個人私隱間取得平衡。
【圖解】香港和德州囚權的距離
香港 5 月份的熱夜數目已打破近 140 年紀錄,關注囚權組織「石牆花」指,監獄比牆外世界更熱,並發起聯署,要求懲教署改善監獄酷熱環境。有人認為,囚室無冷氣是常識,質疑熱到暈只是某些在囚人士不適應。與此同時,在美國德州,囚室應否安裝冷氣已是討論多年的議題。
航運業黑幕:長賜號船員仍然被埃及扣押
長賜號擱淺蘇彝士運河事隔近 3 個月,早就不受國際傳媒關注,但原來埃及仍然扣押貨輪與船員。有智庫機構研究員提醒,如此有違人權的待遇絕不罕有,每當船東與當地政府無法化解分歧,貨輪與船員往往淪為人質,扣押時間可長達數年,為航運業鮮有人關注的黑幕。
「沉默就是敵人」:尼日利亞人以發帖對抗 Twitter 禁令
看不順眼就封鎖,大概是很多極權者的「施政」方針。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疑因自己的帖文被刪,近日一聲令下便封了 Twitter 作為報復,司法部長更揚言會對設法使用者予以檢控。但禁得了平台,禁不住反抗。不少民眾持續發帖抗議,展示拒絕順服於專政之心,即使一字一句或許改變不了甚麼,但他們更加認同一則發帖:「沉默就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