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中國國務院宣佈上海將在 2020 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新一年將至,要達成當初的鴻圖、偉略,似乎遙遙無期。約一個世紀前,有「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曾是世上最開放的大都市。這顆東方明珠、東方巴黎,是如何得到又失去這個地位,而要「再全球化(re-globalizing)」?
租界
|共5篇|
項明生:蛋包飯想到逃犯條例
2019 年 5 月 24 日,歐盟「廿八國聯軍」外交照會林鄭月娥,就修訂「逃犯條例」提出抗議。歷史總是最好的預言。119 年之前,1900 年 6 月 21 日,慈禧發佈「宣戰詔書」,向八國聯軍開戰。同年,德國派遣軍第一步兵團,雄糾糾跨過黃浦江,操到上海南京路,為租界內的中國人提供庇護。和今天的政情,正好相映成趣。
唐明:告洋狀
這就是著名的領事裁判權,也是為何直到今日,中國人(包括香港人)依然孜孜以求外國護照傍身,因為以「華民」的身份,只能服從中國之法,而中國之法有多厲害,華民也都心裡有數。
唐明:一國兩制還可以複製嗎?
果然,今年諾貝爾獎得主之一,美國經濟學家 Paul Michael Romer 就提出,不妨在洪都拉斯等國家,劃出一些地方建造憲章城市(Charter City),在其國內原地建設更符合幸福生活原則的「領地」,輸入先進的文化和制度,譬如司法獨立、言論自由、開放市場,廉政監察等等,是一個比接受移民更為切實有效的方法。
唐明:租界那些神奇的事
有人問我,但凡提到舊上海,無論是甚麼作品,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政府官員的名字,上海那段日子好像是個無政府狀態,到底有沒有人在管事?答案是一批神奇的稱為「大班」的人,小說家毛姆的「大班」寫的就是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