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由 12 名參議員組成的兩黨小組,提出全面禁止 TikTok 的法案;由政府跨部門組成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將要求字節跳動撤資或出售 TikTok。
美國
|共1718篇|
【金融危機系列之二】銀行接連出事是誰的錯?
踏入 3 月,美國接連有銀行因擠提導致流動性不足,宣佈倒閉,先是 Silvergate Bank,其後到矽谷銀行(SVB)和 Signature Bank,市場憂慮可能出現連鎖效應的金融危機。外界關注美國中小型銀行的倒閉潮如何形成,主因在於利率風險還是流動性問題?這次事件會否進一步演變成系統性金融危機問題?
入侵伊拉克 20 年,如何為新冷戰埋下伏線?
20 年前美國全面入侵伊拉克,成功推翻薩達姆政權,但始終未發現大殺傷力武器,更未能為中東帶來自由民主。當世界已進入新冷戰時代,我們該如何為伊拉克戰爭蓋棺論定?究竟伊拉克戰爭的失敗經驗,如何為新冷戰埋下伏筆?
品牌紛紛停用袋鼠皮,原來是好心做壞事?
兩大運動用品公司 Nike 和 Puma 日前宣佈,今後停用袋鼠皮來製鞋。與此同時,美國一些議員正在推動禁售袋鼠製品的法案。多數澳洲人看來,上述舉動未免荒謬。袋鼠在其祖國,肉被當作食材,皮用來造袋、錢包和皮帶。生態學家亦普遍支持捕殺袋鼠,以及延伸的商業活動。為袋鼠好,到底是誰決定?
【金融危機系列之一】瑞銀收購後,瑞信如何自救?
美國矽谷銀行 SVB 突然倒閉帶來廣泛的金融影響,另一邊廂,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因一連串醜聞,股價跌至歷史新低,令市場陷入騷動。最後要由瑞銀(UBS)以超過 20 億美元收購,成為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歐洲最重大的銀行業交易案。短短數日發展如此,瑞信出了甚麼問題?
Edward Hopper 的紐約,究竟是怎麼的?
這段書信連同 Hopper 抵制該開發計劃的其他信件,早前就於曼克頓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Edward Hopper 的紐約」展覽中展出。一直以來,他從不吝嗇表達個人的藝術觀點,卻甚少以知識分子立場批判社會。今次人們或能透過最直白的書信,更深刻領會其作品之精微。
氣候變化下,新一波禽流感已蔓延至哺乳動物
近年在哺乳動物中發現 H5N1 禽流感病毒株的病例增多。雖然 H5N1 從未曾出現人傳人案例,但專家警告,氣候變化令生態系統失控並刺激病毒傳播,將造成野生動物和人類健康危機。
Ryan Fung:拜登捍衛 ESG 投資 破天荒動用否決權
美國總統拜登近日運用上任以來首個否決權捍衛 ESG,裁定 ESG 因素可以左右投資決定。是次權力的運用,相信會令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關係白熱化,也會讓 ESG 投資成為明年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
反華情緒下,中國企業如何拓展歐美市場?
中國品牌正於美國受到史無前例的追捧,社交媒體抖音(TikTok)、電商平台天母(Temu)、影片剪輯 CapCut,成為當地 iPhone 用戶下載量數一數二的應用程式,快時裝品牌 SHEIN 的排名甚至高於亞馬遜,並正計劃在紐約上市。但西方對華猜疑日深、中美關係愈趨緊張,這些企業如何在不受歡迎的國度拓展業務?「經濟學人」日前整理出它們的三大方針。
陶傑:奧斯卡甚麼時候不政治
奧斯卡幾乎歷年都涉及政治,由 50 年前「教父」主角馬龍白蘭度拒絕領獎,改由一名印第安少女上台宣讀平權宣言開始,奧斯卡就逐步陷入政治。
深不見底:新亂世下聯儲局的權力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軍事強國,美元亦是現時世上最普及的國際交易貨幣,美國聯邦儲備局的每項政策,都牽動全球經濟。3 月 8 日,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揚言會加快加息步伐,隨即引發香港股市震盪,恆指一度失守兩萬點。資深財經記者 Jeanna Smialek 就剛剛出版著作 Limitless,解釋美國聯儲局如何被賦予深不見底的權力。
拯救奧斯卡收視:你還會看直播嗎?
奧斯卡頒獎禮早已不單是美國盛事,還是國際影壇焦點。不過關心獎項的人雖多,典禮收視率卻令人憂慮,事關 2021 年就創下了史上最低收視紀錄 —— 只有 985 萬名電視觀眾收看。去年收視反彈至 1,536 萬人,但也只是歷年倒數第二低,與 10 年前超過 4,000 萬人收看相比,其吸引力恐是大不如前。電視轉播多年來持續流失觀眾,新領導層希望今年可以扭轉局面。
美股金融危機:矽谷銀行到底發生甚麼事?
美國矽谷銀行(SVB Financial)3 月 9 日宣佈計劃集資 17.5 億美元(約 136.5 億港元),包括發行 12.5 億美元新股及 5 億美元債務證券。消息拖累其股價在常規交易時段下跌 60%,收報 106.04 美元,更在盤後交易繼續暴跌;10 日,加州金融保障及創新局(DFPI)宣佈關閉銀行,並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存款。矽谷銀行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對亞洲股市影響如何?
【Soul Monday】寡鵝再尋愛侶
喪偶後的傷痛和寂寞,光靠時間可能難以治癒。想要發展新一段感情,卻也沒想像中容易,尤其當你…… 並非人類?在美國愛荷華州,Frankie 和 Blossom 這兩頭孤家寡鵝失去伴侶後看來悶悶不樂,但多得一些「多管閒事的人」幫忙牽線,似乎又再墮入愛河。
寧可集體失憶:美國的納粹之夜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站在盟軍一方對抗軸心國,不過戰前法西斯主義也曾在美國宣揚。1939 年 2 月 20 日,親納粹組織德裔美國人聯盟就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了一場 2 萬人參與的親納粹集會。導演 Marshall Curry 早年無意中發現這場晚會的片段,就在 2017 年製成「美國納粹之夜」(A Night at the Garden),重新提醒人們美國史中一段被遺忘的過去。
林喜兒:Perry Mason —— 舊瓶新酒,新世紀的傳奇律師
上季 Perry Mason 還只是律師行的調查員,帶著從戰場上回來的創傷,加上與前妻關係破裂,不能與兒子見面,終日酗酒,因為工作所需,見盡最低層、不見光的人與事,後來決心要成為律師。來到第二季,Perry Mason 已開設自己的律師行,剛開始卻不是處理刑事,而是民事案件。
「西線無戰事」,成敗也因「荷里活」?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即將舉行,今年 10 齣最佳電影入圍作品中,奪獎聲勢最大的可謂較早前已橫掃其他電影獎項的「奇異女俠玩救宇宙」,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的德語電影「西線無戰事」亦有望成為繼「上流寄生族」後另一部非英語最佳電影。但德國電影評論界似乎對「西線」另有意見。
對俄制裁,加速「去美元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制裁,包括被凍結近半外匯儲備,多間主要銀行亦被剔出國際支付系統 SWIFT,部分人質疑此舉是把美元「武器化」。政治經濟學家和制裁專家更指,近月從南美、中東到東南亞,多國加緊制定減少依賴美元的安排,以免他朝落得同樣下場。這波去美元化的成敗,將如何影響全球貿易?
威士忌與真菌:天使的分享,居民的噩夢
威士忌為愛酒之人帶來快樂,但其生產過程卻令一些人極度困擾。在美國一間威士忌酒廠附近,房屋、汽車及樹木被酒精揮發引起的黑色真菌覆蓋。首位對此類「威士忌真菌」進行分類的真菌學家 James Scott 指出:「我會說這不僅僅是一種麻煩,而是確實具破壞力。」居民即使不斷清潔,也趕不及其生長速度。
厭氧消化:食物垃圾轉製能源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美國每年產生約 6,000 萬噸食物垃圾,約佔食物供應總量的 30%。食物浪費是近年備受關注的國際議題,我們如何在減少浪費食物之餘,為環境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