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政局紛亂幾十年,從未休止。馬來西亞快將大選,未知捲入腐敗醜聞的納吉布會否連任;泰國新王還待正式加冕,未知能否鞏固權力;菲律賓恐怖活動頻繁,未知軍隊可否打擊極端分子;中美關係不明朗,未知東南亞局勢如何變化。為何東南亞「亂局」是常態,罕有風平浪靜?我們又應如何理解東南亞政治?東南亞外交專家 Micheal Vatikiotis 的新書或許可提供一些解答。
貪腐
|共24篇|
黎巴嫩預算案為何拖足 12 年?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近日爆發示威,2,000 人上街抗議政府財政預算案加稅,純粹用於幫補公務員加薪,而非投資公營服務如醫療和交通。受黨派長期分歧所累,黎巴嫩國會至今已有 12 年未曾成功通過一份預算案,被奪走的 12 年間,國家怎樣運作?前景又是如何?
學者:習總打貪注定失敗,腐敗必致中共衰落
習近平上台後,擺出一副強人姿態,以「反貪腐」為綱,接連拘捕周永康、薄熙來等人,進一步加強對內控制。表面看來,習總正在挽救中共,助平民安居樂業,然而,根據美國加洲學者裴敏欣在其著作「中國的權貴資本主義:政權衰敗的動態」(China’s Crony Capitalism: The Dynamics of Regime Decay)指出,習總的打貪行動註定失敗,腐敗必致中共衰落。
菲律賓模式:暴力政府的誕生
菲律賓「狂人」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就任總統不足三月,「掃毒行動」已造成逾 1,800 人死於警察及治安隊之手,全部未經審訊。以緝毒為名,政府授權警察隨街殺害任何疑似毒販和吸毒者,杜特爾特更鼓勵民間動用私刑:「你如果有槍,可以自己來⋯⋯你給他一槍,我給你授勳。」當世界驚懼於菲律賓手段之兇狠,杜特爾特的國內民望卻不斷攀升,美國國際關係及人權客席教授 Amanda Taub 分析,這種弔詭的反差不獨發生於菲律賓,拉美國家如哥倫比亞、墨西哥、危地馬拉等均存在大規模法外暴力,不單政府授意,連人民亦默許甚至支持,惡性循環終致難以收拾。暴力政府的出現,人民絕對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