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

|共73篇|

從上街到流亡海外:緬甸年輕人的掙扎與想望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兩年多,走在抗爭前線的年輕人被鎮壓後,有的犧牲、有的坐牢、有的躲藏,亦有不少在海外過著流亡生活。英國廣播公司(BBC)早前採訪過流亡的年輕社運人,其中大多寄居泰國,有個別更視香港為安全避風港。究竟他們是如何出走緬甸,將來又有何打算?

三兄弟聯盟發威,緬甸軍政府時日無多?

緬甸各路武裝力量與軍政府的內戰,至今已超過兩年。10 月 27 日,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和若開軍(AA)三方合作的「1027 行動」,對與中國接壤的撣邦北部軍政府及其盟友發動攻擊,已佔領了 150 多個軍事基地及哨所,以及與中國有貿易的重要城鎮。武裝反對勢力日益團結,緬甸局勢似乎走到分水嶺。

與民同慶潑水節,周恩來:澆得愈多愈吉祥幸福!

潑水節,又名宋干節,是東南亞地區每年一度的盛事,在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和雲南等地都有慶祝活動。人們會走到街上潑水,祈求如意吉祥,洗脫惡運。香港有大量東南亞移民,每年大約 4 月在九龍城都會有慶祝活動。在節日慶典的時候,有官員會選擇放下架子,與眾同樂。1960 年初,中國國家總理周恩來兩度與民眾同慶潑水節,仍為人津津樂道。

離鄉別井後,難民面對的身心健康危機

近年全球多國走向獨裁,政局變得動盪,很多人流離失所甚至被迫遠走他國。這班難民因為往日經歷的政治暴力而身心受創,到達其他國家後,又要長期活於貧窮狀態之中,難免出現各種身心健康問題。2022 年,美國加州羅馬琳達大學的研究團隊就在「刺針」旗下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分析緬甸流散群體的健康情況。

緬甸內戰時,罪案急升中

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香港尚且有「國際大刀會」之名,2021 年 2 月開始緬甸軍事政變至今近兩年,引發內戰之餘,軍政府優先追捕政敵的做法,已令法律及社會秩序陷於崩潰。自政變以來,緬甸暴力及和輕罪個案皆飆升,當地不斷傳出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入室盜竊的報道及片段,更不時發生政變以前罕見的銀行、珠寶店、電話舖搶劫案。

【團抱】緬甸與俄羅斯,一對被制裁夥伴

去年 2 月,緬甸軍方奪取政權、對反抗民眾施行暴力鎮壓,令其與西方隔絕,鄰國對其避之則吉,與中國的關係亦趨於不穩定。盟友所剩無幾,渴望提升執政合法性的軍政府正與俄國建立更深的關係,利用彼此的力量抵制西方制裁。

書店們:和平獎

2022 年諾貝爾和平奬在 10 月 7 日揭曉。得主是白俄羅斯人權倡議者比亞雅斯基(Ales Bialiatski)、俄國公民組織「紀念」,以及烏克蘭人權組織「公民自由中心」。獲奬理由是「促進批評權力的權利,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為記錄戰爭罪行、侵犯人權和濫用權力作出傑出努力」。

以筆敵槍:緬甸政變下的青年雜誌 Oway

緬甸政變以來,軍政府被指強烈打壓言論自由,包括新增刑法第 505A 條,把發布「引起恐懼」言論或傳播「假新聞」的評論定罪,令多間知名調查報道機構被吊銷牌照。據指現有 57 名記者身陷獄中,數百名新聞工作者流亡國外。Oway 這本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青年雜誌,因而成為碩果僅存的獨立媒體。

夾在血腥政權與販毒軍閥間的緬甸人

2021 年 1 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拘押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總統溫敏,事件震驚全球。政變激發當地人民群起反抗,而軍政府則以高壓手段回應,國家陷入全面分裂狀態。盤踞緬甸北部的少數民族軍閥一度被視為民眾推翻軍政府的希望,但「美國之音」就批評他們涉嫌販毒走私。另外,近日被指進行器官販賣的 KK 園區,就被指是克倫民族解放軍的勢力範圍。

虛擬殺敵:緬甸人打機救國

網絡常用「鍵盤戰士」、「冷氣軍師」,譏笑只對螢幕發表偉論、毫無實際行動的人。不過在緬甸,留在網絡世界確實有機會出力對抗軍政府。只要在 App Store、Google Play 兩大平台下載遊戲 War of Heroes 來玩,就能「加入」人民防衛軍,化身戰士與軍政府的緬甸國防軍戰鬥。創作方 The PDF Game 承諾捐贈收益,資助緬甸抵抗力量。

從偷運出來的速寫,看緬甸政治犯監獄

自去年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以來,已有數千名政治犯被送往聲名狼藉的永盛監獄,他們從此被禁絕與外界交流,被囚禁在衛生情況惡劣、充滿賄賂及虐待的環境之中。近日,路透社得到由監獄偷運出來的 14 幅獄中速寫,又訪問 8 名前囚犯,得以窺探如煉獄般的監禁生活。

英國如何把握政治難民潮,壯大自身醫療體系

全球獨裁化,多國人民因為政治亂局而被迫出走。2021 年 2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解散民選政府後大舉抓捕異見者,全國各地兵連禍結,至今亂局依然未平。緬甸變天,促成一大班知識分子逃難,當中包括不少醫護精英。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就報道,英國收容了一大批緬甸醫生,他們很快投入國民保健署旗下的崗位工作,服務當地居民。

緬甸政變後誕生的首部文學作品

一年前緬甸軍事政變,多位緬甸作家和詩人都在網上發表創作,為抗爭留下第一身見證,其中不少人被監禁或處決,部分遺作收錄到最新詩集與散文集「摘去新芽不會阻止春天來臨」(Picking Off New Shoots Will Not Stop the Spring),為政變後的首部緬甸文學作品。

緬甸家庭割蓆潮

自去年 11 月開始,緬甸國有報章上出現一個怪現象,就是每天平均有 6 至 7 個家庭刊登聲明,與家中公開反對軍政府的年輕一輩斷絕關係。由於緬甸軍方從民選政府手上奪權後,宣佈將充公反對者的財產,並逮捕匿藏抗議者的人,更多次突擊搜查民居,令當地人心惶惶,家中長輩不欲受牽連,惟有公開與抗爭人士「割蓆」自保。

緬甸軍政府,正設法討好佛教領袖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後,由上街示威發展至武裝衝突,軍政府與反對力量的衝突並未停歇。除了平民成為軍方攻勢對象,一些反對政變的僧侶亦曾成為軍方打擊目標。不過,半島電視台報道,軍政府領袖敏昂萊正拉攏國內知名僧侶,試圖通過國內宗教力量支持,建立政權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