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阿富汗塔利班上台,那些武裝分子經歷幾十年的戰爭後,離開位於山區的根據地,騎馬進入喀布爾,開始在首都過著官僚生活。但現在他們已厭倦城市交通,害怕街頭犯罪,並因上班太悠閒而迷上 Twitter。
恐怖分子
|共74篇|
阿富汗奇觀:蒙頭的人體模特
塔利班於阿富汗重奪政權後,首都喀布爾的市貌大為改變。除了女性幾乎絕跡街上,就連女裝店內人體模特兒的「頭顱」,也不再曝露於人前 —— 因為它們皆被布料甚至黑色膠袋牢牢包裹起來。這種奇特光景固然反映當地的嚴厲統治,但同時也展現店主們小小的反抗和創意。
無女性上學後,塔利班的教育教甚麼?
塔利班全面禁止女性上學,又有女教職員被驅逐,令當地女性前景堪憂。剝奪她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問題自然嚴重;而自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後,當地整體教育其實也任憑塔利班宰制,部分課程內容已成其向學生宣揚對西方仇恨、灌輸塔利班意識形態的工具。
連串全球暗殺事件,揭示暴力新時代?
短短兩個月內,多名舉足輕重的國際政治領袖險遭行刺。先是阿根廷副總統克里斯蒂娜被人用槍直指頭顱,繼而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住所遭歹徒闖入,企圖施襲或綁架。上週前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乘坐的大巴亦遭槍擊令其受傷。部分專家分析,連串暴力行為令人聯想起甘迺迪和馬丁路德金被暗殺的 1960、70 年代,並有可能指向一個全球政治動蕩的新時代。
塔利班掌權一年後,阿富汗婦女的遭遇
一年前,塔利班趁美、英兩國撤軍期間席捲阿富汗,當地婦女在塔利班統治下被迫再次蒙上面紗,還遭剝奪求學、工作甚至是外出等自由與權利。當地女性記者合作社 Rukhshana Media 便走訪阿富汗各地婦女,揭露她們在性別隔離與死亡威脅下的生活。
美軍擊殺扎瓦希里,能否打擊阿爾蓋達發展?
8 月 1 日,美國總統拜登宣佈,美軍成功以無人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擊殺「阿爾蓋達」領袖、9.11 恐襲策劃人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自從 2011 年美國在巴基斯坦擊斃拉登後,扎瓦希里一直是阿爾蓋達的頭號人物兼精神領袖,美國更懸紅 2,500 萬美元通緝之。各大傳媒都嘗試分析扎瓦希里之死,會對阿爾蓋達造成甚麼具體影響。
Moyashi:見證日本戰後史的女人
2022 年 5 月結束,卻出現了兩件喚醒日本戰後昭和史記憶的新聞。第一件是元日本赤軍最高幹部重信房子在 5 月 28 日出獄,事件成為了日本乃至海外媒體的時事要聞。另一件相對不起眼,起碼沒有獲得華文媒體的青睞的,就是橫井庄一之妻 —— 橫井美保子在 5 月 27 日離世。
抵抗塔利班的最後據點:阿富汗駐外大使館
前阿富汗政府駐華大使 Javid Ahmad Qaem 日前證實,塔利班上台後未有出糧,無奈辭退大使職務,大使館幾乎人去樓空。這遭遇絕不是個別案例,目前尚有數百名外交官身在海外,未屈服於塔利班,他們向「外交政策」雜誌反映,不但缺乏資源維持領事服務,還不斷受塔利班暴力威脅,一幕幕匪夷所思的奪權戰正在各大使館上演。
陶傑:世界開始忘記的新阿富汗
但「新阿富汗」的此一趨勢,卻預示了未來世界某些國家若向極權專制轉化,其發酵的因素,更有可能是來自內部被統治階層。
有美國軍備的塔利班,為何仍執迷自殺式襲擊?
塔利班今年重奪阿富汗政權,還在美軍手上取得先進軍備,卻未有放棄玉石俱焚的自殺式攻擊,不但電視廣播死士兵團巡遊,又試圖用數千名死士威懾鄰國,恐襲規模或更勝從前。有國際關係專家分析,背後或牽涉塔利班派系鬥爭,還關乎一套迷戀暴力的信仰。
金仔:假如阿爾蓋達是一家企業(三)—— 911 變 7-11
拉登與扎卡維形成了兩條路線的鬥爭,兩人原本的嫌隙再度浮現。畢竟兩人的背景懸殊,前者生於沙地阿拉伯富有家庭,受正統伊斯蘭教育,自然看不起爛仔出身的扎卡維;後者靠自己雙手打天下,每天和伊拉克政府軍作戰,當然也受不了一班「冷氣軍師」的指指點點。
【聽天由命】塔利班治下,阿富汗的荒謬醫療
塔利班重掌阿富汗,帶回了嚴刑律法,也造成全國財困。醫護無薪水、醫院無資源,惟衝突及疫情持續,前線人員即使要無償工作,亦不願袖手旁觀。但他們有心,偏院方無意 —— 管理者非科班出身,只顧效忠頭目,謹奉教條行事。於是全院上下的當務之急,不是救人治病,而是建清真寺。
金仔:假如阿爾蓋達是一家企業(二)—— 恐怖主義天才推銷員扎卡維
而最令扎卡維為世人熟知的,不得不數他「發揚光大」的一種恐怖主義宣傳方式 —— 斬頭錄影。或許受錄影店的工作經歷「啟發」,扎卡維善於營造恐怖氣氛,把數名黑布蒙頭的人質壓在鏡頭前跪地求饒,然後長刀一揮,頭顱應聲倒地,畫面甚為嚇人。
美軍無人機空襲:長達二十年的戰術失敗?
隨著科技進步,一眾軍事強國動用的士兵也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科技產品,其中包括普羅市民很常聽到的無人戰機。在 2001 年 10 月 7 日,美軍首次用無人機空襲阿富汗的塔利班據點,至今剛好 20 年,而且美國今天的對手依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刊登文章,批評以無人機空襲是失敗戰術,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也做成大量平民死傷,卻未能收到軍事效果。
美容院:喀布爾女性自由之地
在塔利班管治下,美容中心成為喀布爾女性最後一個可以在家以外見面的地方,在那裡,她們才可短暫遠離男性視線,及享有與朋友共聚聊天及打扮的自由。
金仔情報室:假如阿爾蓋達是一家企業(一)
阿爾蓋達因為 9.11 襲擊而名動一時,本來近年已日暮途窮,但隨著月前塔利班捲土重來,世人密切留意她會否東山再起。有別於傳統西方論述,金仔希望以企業管理的角度去理解阿爾蓋達這二十年的經過。
魔鬼大狀:專為獨裁者和恐怖分子辯護的韋爾熱斯
法律是自由的基石,保障公民權利不被侵犯。這世上有良心律師,面對獨裁者進逼依然堅持維權,置自身利益於度外;也有所謂法律精英與權貴合流,帶頭踐踏人權。法國就曾有一位極受爭議的大狀,專替世界各地獨裁者辯護。有人稱他為「惡魔代言人」,也有人認為他只是保障被告的法律權益,他的名字就是韋爾熱斯(Jacques Vergès)。
【保命保藝術】阿富汗人葬畫藏書
過去塔利班摧毀珍貴藝術品、肆意破壞文物等暴行,對阿富汗人來說仍是歷歷在目。當時遺下的精神創傷,促使人們在首都再被佔領後,為保護自己的文化,同時免遭秋後算帳,因而竭力藏起藝術作品及書籍。
小灰:關於從阿富汗撤軍的三點評論
美軍撤走已成定局,再爭論駐軍阿富汗是否值得已再無意義。筆者不相信駐阿富汗美軍不清楚當地政府軍的真正實力,以及在現階段撤退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但此舉明顯是政治任務多於戰略考慮,華府遲早需要對現今阿富汗,以至將來中亞的亂局付出代價。
美軍撤出伊拉克與敍利亞,會否釀成阿富汗式亂局?
杜林普與拜登政府先後承諾,不會讓美軍陷入「無休止戰爭」(Forever Wars),預告將要從中東戰場抽身,奈何撤出阿富汗卻亂象叢生,究竟同樣亂局會否重演?假如美軍全面撤出伊拉克和敍利亞,將如何改變當地政局,乃至整個中東的地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