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觀東南亞政治腐爛本質

A+A-
去年年底馬來西亞淨選盟在吉隆坡號召民眾,促成第五次大型集會,表達人民對潔淨選舉的訴求。

東南亞政局紛亂幾十年,從未休止。馬來西亞快將大選,未知捲入腐敗醜聞的納吉布會否連任泰國新王還待正式加冕,未知能否鞏固權力;菲律賓恐怖活動頻繁,未知軍隊可否打擊極端分子;中美關係不明朗,未知東南亞局勢如何變化。為何東南亞「亂局」是常態,罕有風平浪靜?我們又應如何理解東南亞政治?東南亞外交專家 Micheal Vatikiotis 的新書或許可提供一些解答。

囊括 10 多個國家,約 6 億 4 千萬人口的東南亞,因其文化、語言和種族等各方面錯綜複雜,向來難以單一用「東南亞政治」視角把區域局勢一言概之。然而,自 1987 年開始在東南亞擔任記者工作,後來轉業到民間外交事務的 Micheal Vatikiotis 野心勃勃,試圖在其新書 Blood and Silk: Power and Conflict in Modern Southeast Asia 中以 300 多頁概觀東南亞政治全貌。

Micheal Vatikiotis 試圖在其新書 Blood and Silk: Power and Conflict in Modern Southeast Asia 中概觀東南亞政治全貌。

Vatikiotis 首先指出,王室及政治精英在東南亞各國權力架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亦是地區政治不穩狀態持續之源頭。此源頭一日繼續存在,貪腐、暴力、宗教極端主義都會反覆輪迴。

如是者,動蕩的政治狀態不變,得益的始終是在位者,損失的永遠是平民。Micheal Vatikiotis 在書中多引述各國一般市民與作者傾談的內容,由他們直腸直肚的自白中,可以透視出「權力」(power)在東南亞的本質 ——  「一種絕對價值……不是擁有,就是完全沒有。」「而如果你沒有(權力),你的生命就更微不足道」Viatikiotis 這樣寫道。

Micheal Vatikiotis 對東南亞政治的判斷,除了來自他在東南亞當記者的經歷、任職民間外交事務時與官員打交道的體驗,更是源於母國文化與東南亞的衝突。出生於美國的 Vatikiotis 觀察到,在美國,總統在卸任後會退居二線,作巡迴演講等工作繼續發揮影響力;可是,在東南亞,政治人物多恐怕地位低落,所以會長期專政。就像柬埔寨首相洪森(Hun Sen),常被批評為「獨裁者」的他,從 1985 年迄今一直統治柬埔寨。

Vatikiotis 分析,東南亞政治領袖對於「退位」的恐懼其來有自。政治領袖退位代表背後整套利益裙帶系統(systems of patronage)會隨之崩潰,所以在位者會不惜一切牢守權力。而這對權力的執念,在公民社會尤其薄弱的東南亞變得更甚,在位者一日坐擁權力,一日都有逃罪特權 —— 無論當權者以往曾作出怎樣血腥的屠殺。1960 年代,峇里島曾有 4 萬人在反共浪潮中被屠殺,但至今不得平反;相約情況同可見於柬埔寨、緬甸及泰國等地。

東南亞政治近百年來的醜惡實在罄竹難書,而此紛亂狀況在可預見的未來也難以大幅改進。在中國勢力日隆,影響力染指東亞,與美國暗地角力的今日,東南亞的國際政治發展再添不穩定性。Micheal Vatikiotis 最後補充,如果無論如何都要在東南亞工作過活,那麼「當大象在爭鬥,就請不要踏足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