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9 月伊朗爆發反頭巾抗爭,蔓延至全國各大小城鎮,眾多學生和學者都是公民抗命的中堅。隨著抗爭運動悄悄落幕,相繼有知名大學的教授遭解僱。伊朗人普遍認定,這是一場抗爭後的大清算。
政治
|共374篇|
他信回歸:為泰黨違背承諾,與軍方政黨聯合執政
泰國前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昨日回國的同時,由他信實際領導的為泰黨(Phuea Thai)公然與軍方政黨結盟,在軍方護航下成功奪取總理席位。縱然有紅衫軍熱烈慶祝他信回歸,但與軍方結盟公然違背競選承諾,即時惹怒不少為泰黨選民。在這場「魔鬼交易」背後,為泰黨何以選擇背負出賣選民的罵名?對泰國政局又可能有甚麼深遠影響?
Moyashi:赤腳阿元 —— 原爆道德教育
對於許多日本人來說,廣島原爆的第一印象是來自「赤腳阿元」(はだしのゲン),因為原著漫畫和動畫都是中小學教授有關歷史時的教材。現在這個傳統漸漸開始消失,由今年度開始,廣島市教委決定把該作品從「和平教育」教材中削除。
被指控或入獄,可以當美國總統嗎
在涉嫌推翻 2020 年大選的調查中,美國前總統杜林普面臨聯邦指控(federal charge),四項控罪包括串謀詐騙美國政府、妨礙官方程序、侵犯公民權利、干擾證人;正爭取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的杜林普團隊形容事件為政治迫害。不過即使受刑事起訴,杜林普依然可以獲得總統大選提名,因為美國憲法並沒有就相關指控限制當事人的參選資格。
【好老公形象受損】杜魯多與妻子分居,將斷送政治前途?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與妻子蘇菲(Sophie Grégoire Trudeau)前日宣告分居,標誌著維繫 18 年的婚姻破裂。縱然這是私人家庭事務,可以說無關公眾利益,但杜魯多經營多年的「好老公」形象,確實為他贏過不少政治本錢。如今夫妻關係破裂,究竟會否衍生政治危機,危及競選連任機會?
陶傑:杜林普被控甚麼罪?
美國聯邦檢控官控告杜林普四項刑事罪行,包括「欺詐美國」,最高可以判囚 20 年…… 事件廣泛被認為是政治行為,因為杜林普高調宣佈參選。即使不是政治檢控,事隔兩年,時機上也太「巧合」。
政治兩極化,美國選舉官員現辭職潮
美國明年舉行總統大選,各州的縣級選舉官員責任重大,但政治兩極化令很多人萌生去意。美國投票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在亞利桑那、賓夕凡尼亞和喬治亞等激戰州份,過去 4 年選舉官員流失率飆升。另有民調指出,部分現職者計劃在大選前請辭。北卡羅萊納州的情況特別嚴峻,急速變化的選舉法卻使新人更難接手。
【柬埔寨大選】洪森交棒在即,但交不交權?
外界對柬埔寨大選的「賽前預測」,已指在各種操縱下,執政的人民黨(CPP)將毫無懸念地獲勝,結果確實以該黨大勝告終。首相洪森選前揚言,長子洪馬內可在選後 3、4 星期內接捧,預料柬埔寨將迎來新首相。不過,「太上皇」洪森的影響力猶在,預料執政方向不會有太大轉變。
皮塔落選總理,正改變泰國議會政治版圖?
在軍方設計的不民主體制下,泰國國會最大黨黨魁皮塔上週未能通過總理提名,還要面臨違憲訴訟案。假如皮塔封相之路被堵死,他信家族、保守派與親軍方政黨已計劃坐收漁利,但如此產生的總理定當欠缺民意認可。在剛過去的週末,皮塔所代表的年輕世代已經再次上街,長此下去,恐怕將觸發新一輪抗爭浪潮。
昆德拉對哈維爾:布拉格之春後的世紀筆戰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昨日與世長辭,享年 94 歲。昆德拉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等多部小說享負盛名,與劇作家哈維爾(Václav Havel)並列為戰後國際最知名的捷克知識分子,同樣見證過 1968 年蘇聯坦克輾壓捷克,潰敗「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事後昆德拉選擇流亡,哈維爾選擇留下來,他們此前展開的筆戰,半個世紀過後依然有啟迪。
巴育退出政壇,泰國真的能迎來民主變天?
泰國總理巴育日前宣佈退出政壇,向泰國投下震撼彈,稱會留任直至新總理上場為止。國會將於 7 月 13 日投票選出新一任總理,改革派的前進黨在 5 月大選大勝,黨魁皮塔看似呼聲最高,但能否當上總理仍是問號,尤其是泰國保守派在總理投票中佔主導地位,為選舉增添變數。到底皮塔能否組建政府?
【荷蘭政府垮台】反移民情緒,正改變歐美政治版圖?
近年歐美錄得破紀錄的移民潮,反移民情緒也隨之升溫,即使是香港人熱門移民目的地英國與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歐美政黨提出反移民政綱,愈加贏得民意支持,上周五(7 月 7 日)荷蘭執政聯盟內部便因移民政策分歧解體,全國需要提前舉行秋季大選。
AI 治國:人工智能會否搶走總統飯碗?
近半年大家都在爭論甚麼職業可被 AI 取代,由記者、設計師、客戶服務到法律顧問,長此下去,究竟總統又會否被取代?原來,確實有人類論者公開主張,由 AI 取代人類領導國家,究竟背後理據是甚麼?技術上又是否可行?
陶傑:辛偉誠和約翰遜的持久內戰
英國前首相、保守黨前領袖約翰遜宣佈辭去國會議員職位,一副破釜沉舟的樣子,引起震動。約翰遜此舉,是得知國會對他涉嫌在疫情期間違規舉行花園酒會事件的報告,對他終極不利。與其蒙受另一輪羞辱,不如自我引退。但還是留一條尾巴:只是「目前」引退而已,而且還不忘抨擊過橋抽板的現任首相辛偉誠。
Moyashi:禁書奪寶奇兵
除了剛剛被封筆的尊子,以及民主派政治人物的著作,公共圖書館又有一批書籍下架,連探討粵語文化的書都在清洗名單當中。
【烏克蘭戰爭】華格納集團與俄軍互鬥?
俄羅斯爆發鬧劇式內鬥,行事兇殘的傭兵集團華格納(Wagner Group),不但投訴沒有足夠彈藥,還質疑軍方領導能力;近日更有外洩文件披露,華格納領導層出賣俄軍情報予烏克蘭,以換取華格納集團喘息的機會。澳洲國立大學戰略與國防研究中心研究員 Matthew Sussex 就撰文,深入分析這場鬧劇背後的權鬥動態,將如何動搖普京政權的根基。
政治漫畫之父:使看不見的政治操作一目了然
如何把「看不見」的權力操作,變成普羅大眾「一目了然」的利害關係,向來是政治漫畫家使命。這種藝術與民主結合的傳統,誕生於 18 世紀英國,其中吉爾雷(James Gillray)更有「政治漫畫之父」稱號,作品遍及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一直影響著今日全球各地的政治漫畫家。
【泰國大選】他信家族能否捲土重來?
泰國大選將於週日舉行,前總理他信之女、36 歲的貝東丹代表為泰黨競逐總理一職,他信家族多年來以北部農鄉為基地,惟這幾年泰國經歷過疫情、示威浪潮,經濟遭遇重挫,各行各業大受打擊,北部和東北部會否仍是為泰黨鐵票倉,成選舉關鍵。
【泰政治】為何民主派民望高企,仍難保執政機會?
泰國自 2014 年爆發軍事政變後,政局持續不穩,更觸發年輕人長期抗爭。隨著 5 月 14 日泰國即將舉行大選,多名年輕社運人士都有望進入國會,但在不公平的選舉制度,加上軍方再發動政變的陰影下,民主派即使民望領先,要籌組政府依然舉步維艱。
退休保障制度:專制國家必行之道
打工仔退休後,自然會失去一大部分相對穩定的生計來源,很多都需要依賴個人積蓄和公私營退休金過活。退休保障制度之穩健,對普羅大眾的福祉至關重要。挪威奧斯陸大學政治學家 Carl Henrik Knutsen 和 Magnus Rasmussen 就在學術期刊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撰文,嘗試驗證退休金制度與專制國家的政治穩定,存在甚麼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