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年的蘇共失敗政變,民主領袖葉利欽站在坦克頂,呼籲俄國人民群起抵制,此一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一度以為俄羅斯人民熱愛民主自由,將會與東歐和西歐走上健康正常的議會民主之路。然而對於俄羅斯民族文化傳統,缺乏民主基因,自由世界當初的估計是否太樂觀?
葉利欽
|共4篇|
陶傑:蕭規曹隨的拜登
拜登自從宣佈勝選後,外交政策只說一句話:將會視俄羅斯為 Adversary,視中國為競爭對手。
蘇聯底下的不公平選舉,要參加嗎?
非民主制度下的選舉,往往充滿不公平,甚至弄虛作假。參與這些選舉,可能反過來成為獨裁的認證。1989 年的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選舉裡,各地蘇聯人民也許面對同樣問題:要不要投入一場有篩選、不民主的選舉?
一場打獵,決定蘇聯解體
1991 年 12 月 25 日,前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在電視上宣佈辭去總統一職,翌日蘇聯正式解體。戈爾巴喬夫固然是自由改革派,但與大眾認知相反,其實戈爾巴喬夫直至最後一刻都力保蘇聯,促成蘇聯解體的主事者是葉利欽。近日兩段訪問--BBC 採訪戈爾巴喬夫及衛報訪問前白俄羅斯總統舒什克維奇(Stanislau Shushkevich)--重溫解體前夕歷史之餘,亦披露了當時各領導人的心跡與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