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聖誕節是普天同慶的日子,在獨裁國度卻未必如是。馬克思認為宗教是人民的鴉片,蘇聯以共產主義立國後大力遏制宗教活動,當中包括聖誕節等基督宗教慶典。不過,即使在如此政治高壓的環境,一些民間風俗依然能以各種方式留存下來,包括俄羅斯版的聖誕老人「嚴寒老人」(Ded Moroz)。
共產黨
|共65篇|
美國撤僑史:國共內戰期間的圍攻者行動
2021 年 8 月,美國從阿富汗倉卒撤軍撤僑的畫面震驚全球,中俄等國一時間炒起「美國衰退論」。然而,在二戰後的美國史,這些撤僑事件其實很常見,例如 1959 年西貢淪陷、1979 年德黑蘭人質事件、1991 年索馬里內戰等等。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今天要講述的是中國國共內戰期間,美國的「圍攻者行動」(Operation Beleaguer)。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場敗仗:金門戰役
二戰結束後,共產勢力在東歐和遠東等地急速擴張,其中 1945 年爆發的第二次國共內戰,終令國民黨敗走到台灣。1949 年 10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令中國大陸正式納入共產陣營之中。在立國後還不到一個月,中國解放軍就希望武統台灣,最終在金門群島被迎頭痛撃,登岸部隊全軍覆沒,亦造成今天的台海現狀。
以裝甲車鎮壓學運:國民黨的北平七五慘案
二戰後,中國很快就爆發國共內戰。 在美英等西方大國的支持下,國民黨本來佔盡優勢,卻意外地在短短五年之內全面崩潰,把整片中國大陸都敗掉。國民黨的敗因有很多,除了中共的宣傳和軍事策略得宜,又得到蘇聯援助,亦多得國民黨本身貪污腐敗,市面物價騰貴,人民無以維生,又血腥鎮壓反對聲音,例如在 1948 年「北平七五慘案」中,出動裝甲車殺害學生。
如臂使指的海外黨支部
在中國,「黨領導一切」是常識。而如今,中國因為「走出去」戰略而分佈世界的國營、民營企業、共產黨員,又如何持續接受黨的領導?研究政黨歷史的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師 Daniel Koss 在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發表文章,認為中共已重新發現海外建立黨支部的潛力。
當共同體遇上黨 —— 改革小農社會失敗記
中國安徽省有條名叫碧山的農村。跟其他農村一樣,面對城市急速發展,碧山人口流失嚴重。2011 年,藝術家歐寧與策展人左靖發起「碧山計劃」,通過在當地合作、分享與分擔,建立「碧山共同體」,並使碧山成為供村民、藝術家及遊客聚集的地方。不過計劃到 2016 年就被政府中止。2015 年曾到碧山參觀的中國丹麥商會總經理倪邁森(Mads Vesterager Nielsen)近期訪問歐寧,談及被中止的「碧山計劃」。
恐共浪潮之下,赫爾辛基在冷戰時期構建的地下天堂
在冷戰時期,歐洲被一分為二,分別是英美法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及蘇聯控制的共產主義陣營。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與蘇聯接壤,但仍維持獨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並致力行中立國路線。可是,與強鄰相連,令芬蘭民眾長期處於恐懼之中,冷戰時,首都赫爾辛基就建造一個巨型的地下天堂,以作求生準備。
陶傑:50 年代的香港「第三勢力」
50 年代初期,香港曾經是美國介入台灣政治的策劃基地。
真.南洋大學:被指受共產黨滲透的新加坡學府?
盛傳香港城市大學有意改名,「南洋大學」和「華南大學」同樣是熱門,惹起學生與校友爭論。暫未知建議有何依據,但新加坡也確曾有一所南洋大學,創建於 1955 年,為世界唯一海外華文大學,對新馬華人文化承傳貢獻良多,但多年來也被指控為共產主義溫床,最終在 41 年前被李光耀殺校。
長達半個世紀菲共叛亂會邁向終結嗎?
在上世紀 5、60 年代,菲律賓曾經被視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僅次當時的日本。然而到馬可斯獨裁年代,菲律賓政府長期貪腐,80 年代政治環境極為動盪,國家也走向衰落。雪上加霜的是,菲律賓一直處於漫長的分裂狀態,曾長年得到中共支持的菲律賓共產黨在 1969 年發動叛亂,至今逾半世紀。東南亞政治專家 Jack Broome 近日就在「外交家」雜誌展望菲律賓和平進展。
中國工會真能保障零工工人?
去年 5 月,有學者發表文章,稱讚穿上外骨骼的中國外賣員,背上重達百磅的 3 個外賣箱,以自信、輕快的步伐在城市遊走;又稱「網約派送員」「愈來愈為政府及公眾所認可」云云。言猶在耳,本月 11 日,中國外賣送餐平台「餓了麼」的 47 歲外賣員劉進,以自焚方式追討被扣工資,其稱「連命都不要了⋯⋯ 我要我的血汗錢」的自焚片段在中國網絡廣為流傳。「經濟學人」訪問專家學者,指問題在於官方對公民社會的壓制,讓工人更難求助。
西藏「滅貧」妙法:抓捕人口
中國近年一直炫耀自己的扶貧成果,習近平在 12 月時更發表講話,宣稱全中國都已經成功脫貧,正式邁入小康社會,包括西藏。可是中國多年來被指打壓西藏人權,不少藏族人被迫流亡海外,外界難以理解中國在西藏所搞的「扶貧政策」是否有其他意圖。有藏族學者就於今年 1 月在「外交家」雜誌撰文,向外界剖析西藏的「滅貧」真相。
當談天氣、講足球成為反抗的暗語
越南共產黨在召開五年一度重要會議前,銳意打壓異見分子,更立法嚴禁民間出現有關政權人事變動的臆測。有越南人就在社交網站上打起「游擊戰」,表面上聊天氣、談足球,實際卻是在討論領導層換屆人選。
傅聰 —— 從大鳴大放到八九六四:我為中國哭泣
世界著名鋼琴家傅聰,日前於英國倫敦逝世。他是中國翻譯家傅雷之子,後者在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傅雷夫婦雙雙自殺。傅聰早在文化大革命前的 1954 年赴波蘭華沙參加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1958 年到達英國定居,並於 1965 年獲取英國國籍。儘管往後大半生長居英國,但傅聰對中國的感情似乎無以割捨,1989 年「六四事件」後曾接受英國刊物「查禁目錄」訪問,講述自己從 1957 年「大鳴大放」到當年「六四」,對中國統治階級懷抱希望到失望的心路歷程。
向中共學習的外國政客
中共早前宣稱全國成功脫貧,再無地區陷入絕對貧困。今年無懼疫情,堅持推進脫貧工作的中國政府,自然樂意與各國分享其「成功經驗」。早在好消息公佈前的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便舉行為期兩日的「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網上研討會,邀請百多個國家約 400 名政黨代表和駐華使節參與。「經濟學人」文章分析,中共正以致富為主題,吸引不滿民主制度的外國政客。
古拉格的遮醜布:蘇聯如何掩飾集中營暴行?
古拉格集中營伴隨蘇聯誕生,勞役囚犯至死的問題一直存在,但這個活人地獄卻經常被忽略。普立茲獎得獎作家 Anne Applebaum 作品「古拉格的歷史」發現,1920 年代古拉格建立之初,國際社會確曾關注過虐囚問題,也發起過抵制古拉格產品的運動,究竟蘇聯是如何反擊批評,最終把垂死囚犯消音?
越南人為何愛杜林普?
美國總統選舉暫時未有官方結果,大部分媒體則推算拜登勝選。無論結果如何,以杜林普目前得票率,都難以否認他獲得不少選民支持。除了本國,杜林普在亞洲受歡迎的程度,亦成為新聞焦點。其中一項調查顯示,越南國民幾乎一面倒支持杜林普。為何不少越南人視他為「偶像」?主要原因,與中國有關。
【莫忘初衷】中共一大元老們的悲慘命運
中共建黨日其實是在 1921 年 7 月 23 日展開的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宣佈成立,至今是 99 週年。當全國舉世慶祝時,中共一大與會者的故事卻甚少被提及。這群中共元老當中,大多逃離不了清黨、批鬥、處死等悲慘命運。
紳士大哥:中國人打仗就是馬保國上身
再看看多次宣傳軍隊時選擇的模式?一是唱歌跳舞,一是跳火圈瓹坦克車底。這是幼稚園畢業表演,還是馬戲團,已經令人搞不清。而這班要以唱歌跳舞來博掌聲的小學雞,上戰場時會否記得帶奶瓶紙尿片已經夠讓人擔心,還說甚麼開槍打仗?
成為共產黨員的原因
中國網絡上,不時有人問「成為共產黨員有甚麼好處」;部分人成矢志成為黨員,是否只求「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澳洲廣播公司(ABC)最近就訪問了兩名身在澳洲、有入黨經驗的人,聽他們自我剖析入黨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