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共5篇|

陶傑:耶穌和孔子的一個比較角度

基督教由產生之日起,面對羅馬帝國的殘酷迫害,耶穌的教導,強調原罪;儒家的人學生於光明,而又限於對光明的膚淺探討。基督教的智慧則起自血腥、殘酷、黑暗,因而對邪惡的勢力更強調黑白分明的抗爭勇氣。因此,儒家孔子創造了「信條」(Creed),基督教的耶穌,成就了「信仰」(Faith)。

陶傑:為甚麼中國人難獨立思考?

此所以香港的林鄭,在實行專制之時,也企圖以「母親」為包裝,令香港年輕人自覺為「子女」,而不是「公民」。在林鄭代表的泛孝中國邏輯裡,子女不可以「縱容」。受英國殖民地精英教育的林鄭月娥,思想世界裡充滿儒家倫理,缺乏西方的公民平權觀念。

陶傑:缺乏的環節

最早的自由主義出現在中國。中國的儒家自由主義者要求:人須必先有人性的尊嚴,繼而感到使命,繼而將「仁」的理想以執政或影響君主執政的方式澤惠百姓。最好君主自己也是個仁者。如是,中國人最早就想到「選賢與能」,方可「天下為公」。但如何「選」法?儒家交了白卷。這個「缺乏的環節」,在歐洲,也要到二千年後才開始實踐並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