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檔案

|共4篇|

甘迺迪遇刺檔案繼續解封 —— 連 KGB 都嫌棄的兇手

事隔近 60 年,甘迺迪遇刺案的留下的種種謎團,仍不時在美國引起討論。謎團不散,原因之一是不少與案件有關的檔案長期封存。在約 16 萬仍未解封的文件中,美國總統拜登上週四就發佈行政命令,授權國家檔案館「即時全數公佈」其中 13,173 份交件。這批文件未必可以解開甚麼謎團,但也能提供一些關於兇手的細節。

南非暴政時期:非洲民族議會的解放檔案

很多專制政權會透過資訊審查鎮壓民主運動。有時候,政府會以法律或者行政手段,直接把資訊刪走。也有時候是員工為求人身安全、三餐溫飽,進行自我審查。不過在亂世之中,總會有人憑良心和勇氣守護記憶,南非大學學者 Mpho Ngoepe 和普馬蘭加大學學者 ‪Sidney Netshakhuma 就在檔案學期刊 Archival Science 發表研究,講述非洲民族議會的「解放檔案」(Liberation Archives)。

Yahoo:互聯網史的摧毀者?

本月初雅虎(Yahoo)突然宣佈,繼 Yahoo 群組之後,16 年來為全球網民提供各種「妙問妙答」的 Yahoo 知識+,亦將於 5 月 4 日停止服務並關閉網站,所有資料會在 6 月刪除。坊間爭相總結最精警討論,並哀悼又一個時代的告終。但雅虎近年再三把旗下服務倉卒「收檔」,大量用戶生成內容來不及存檔就被消滅。這位昔日的網絡業先驅,是否互聯網史的摧毀者?

Chester Ho:一件小事——政府網站修改的歷史資料

過去十年,我們搜集資料的方向已從圖書館、入門網站(如 Yahoo!)轉移到直接在瀏覽器輸入關鍵字搜尋,在搜尋引擎的演算法裡頭,政府網站的可信度是數一數二的;而在公共百科全書,例如維基百科的編輯指引當中,政府網站亦是很重要的資料來源。再者,即使在政府網站以外仍然有其他重量級資料來源,它們大部分都是英文資料,對搜尋器和用戶而言,不會是優先考慮。因此,政府網站上的歷史資料欄目,本身瀏覽量或許不多,但它帶來的影響力著實不少。當我們發現政府網站或者具權威信譽的學術機構刪減重要歷史資料,令內容不再嚴謹的時候,確實應該提出質疑和憂慮。畢竟香港是一個沒有檔案法的地方,守護每一寸書寫我們歷史的地方,都是重要而非小題大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