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第一個總統任期即將屆滿,烏克蘭對於明年春季是否如期舉行總統大選存疑。分析認為根據戒嚴令,戰時選舉的可能性不大,但澤連斯基在國家危難中成了「民族英雄」,這樣會否有利爭取連任?歷史上哪些戰時選舉出現戲劇性反高潮?
總統
|共106篇|
陶傑:為甚麼這位第一夫人最受尊敬
美國前總統卡特夫人羅莎琳逝世,高齡 96 歲,逝世前,長期有認知障礙,算是很幸福的善終。卡特在美國總統史上絕對不算出色,只做了一任,但這位第一夫人的形象與民望,卻遠比她平庸的丈夫高。
阿根廷的未來,由 16 歲選民主宰?
阿根廷將於週日舉行總統大選,預料會是近年最公開卻又最不明朗的一次。皆因當地政經動盪日久,生活成本危機和通脹嚴重加劇,竟令掦言顛覆國家經濟模式的政治素人 Javier Milei 成大熱。大批對前景絕望的青年男女支持這名言行岀位的候選人,當中還包括年僅 16、17 歲、初次決定國家未來的新手選民。
被指控或入獄,可以當美國總統嗎
在涉嫌推翻 2020 年大選的調查中,美國前總統杜林普面臨聯邦指控(federal charge),四項控罪包括串謀詐騙美國政府、妨礙官方程序、侵犯公民權利、干擾證人;正爭取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的杜林普團隊形容事件為政治迫害。不過即使受刑事起訴,杜林普依然可以獲得總統大選提名,因為美國憲法並沒有就相關指控限制當事人的參選資格。
國情咨文,是拜登的連任先聲?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任內第二份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不下十次用「Let’s finish the job」勾勒其醫療保健、教育、反壟斷政策、警務改革、向富人徵稅等範疇的政治藍圖;而拜登本人如何 finish the job、會否爭取連任,也成為解讀是次講話的角度之一。但「Biden 2024」這個連任願景,似乎民主黨人也未必受落。
甘迺迪遇刺檔案繼續解封 —— 連 KGB 都嫌棄的兇手
事隔近 60 年,甘迺迪遇刺案的留下的種種謎團,仍不時在美國引起討論。謎團不散,原因之一是不少與案件有關的檔案長期封存。在約 16 萬仍未解封的文件中,美國總統拜登上週四就發佈行政命令,授權國家檔案館「即時全數公佈」其中 13,173 份交件。這批文件未必可以解開甚麼謎團,但也能提供一些關於兇手的細節。
失言總統:踐踏新聞自由的尹錫悅
10 月 29 日,南韓梨泰院的人踩人慘劇造成 156 人死亡,事件震驚全球。南韓總統尹錫悅的表現也受到各界抨擊,尤其是他到事故現場勘災時拋下了一句「是在這裡死了這麼多嗎?」激發網民一面倒狠批。最新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已跌至 28%,成為全球最不受歡迎的民選領袖。南洋理工大學政治學家金昭泳就在「東亞論壇」撰文,批評尹錫悅有踐踏新聞自由的傾向。
修憲政變:非洲總統齊齊向第三任期進發
從非洲統一組織(OAU)改組而成的非洲聯盟(AU)今年踏入 20 週年。兩者一大差別,在於非洲統一聯盟裡採取不干涉國家事務原則,而非洲聯盟則採取不容忍成員國政府違憲等不漠視原則。非盟顧問 Adem K Abebe 博士指,非盟成立 20 年來,區內國家的政變事件確實比以前減少,但另一種形式的政變 —— 現任總統操縱憲法,延長任期的問題卻變得嚴重。
毒梟聖徒 —— 真實的蘇利南前總統
Netflix 韓劇「毒梟聖徒」(Narco-Saints)因描述南美國家蘇利南為毒品國家,引起蘇利南政府不滿。該國外交部長 Albert Ramdin 指「蘇利南不再是與毒品有關的國家」、國家形象有被污衊之虞,將採取法律行動。劇中不少角色都有原型,例如劇中的全耀煥,就是蘇利南大毒梟趙奉行;昔日的蘇利南如何,也可以從與趙奉行相熟的軍事強人、前總統鮑特瑟(Dési Bouterse)身上窺見一二。
拜登支持率創新低,代表甚麼?
11 月將舉行美國中期選舉,美國民意調查網站 FiveThirtyEight 最新公佈,總統拜登 7 月份的支持率跌至 39%,為二戰結束以來歷任總統的新低,反映美國人普遍對現況不滿,連民主黨人也質疑拜登的政治前途。
Moyashi:直播甘迺迪
在 1963 年 11 月 22 日下午,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乘坐開篷車,參與德薩斯州的訪問遊行時,被 2 發子彈分別打中頸部和後腦,到達醫院前已經死亡。甘迺迪的死是突發國際新聞,同時成為美國媒體社會的一個里程碑。
斯里蘭卡總統府暫成平民旅遊勝地
在斯里蘭卡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辭職並潛逃後,大批民眾湧入總統府,除了表達不滿情緒,也想親睹這位總統如何在國家陷於困境之時,盡享奢華生活。長期過著艱苦生活的人民在豪華官邸內稍事休息,並拍照記下難得又荒誕的景象。
【斯里蘭卡破產】總統辭職,然後呢?
斯里蘭卡繼上週二宣佈破產後,週六有大批民眾包圍並湧入總統官邸。總理辦公室昨日終於確認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將辭職;總理維克勒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則已於上週六在 Twitter 宣佈將會請辭,於官邸短暫苦中作樂一番後,國民馬上又要面對現實 —— 無論誰掌權,國家經濟都已崩潰,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陶傑:是傀儡、稻草人,還是屠城的木馬?
拜登之所以說 Intervene,而不是說 Support,不是上一任那位總統口沒遮攔的大嘴巴,用詞經過選擇。拜登在詞彙的階梯上邁進了一步,一切準確無誤,但總有人自欺欺人地猜想:這不是美國政府的原意,有人分析,這或許是拜登年老的「口誤」。
文在寅會否步前任後塵,被起訴下獄?
有一種說法:世上最危險的職業是當韓國總統 —— 部分前總統的下場,包括了流亡、暗殺、被捕、判刑和自殺。本月 10 日,文在寅總統任期結束,成為韓國第 12 位前總統;他之前的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均在卸任後遭到調查。釜山國立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Robert Kelly 表示,人們普遍在猜測,來自保守勢力國民力量黨的現總統尹錫悅,會否對這位進步陣營的共同民主黨前總統展開刑事調查。
法國總統連任為何不尋常?
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束,馬克龍成功連任,為法國 20 年來首位連任總統。對比其他民主國家,政治領袖不時在選舉成功連任,如美國的列根、克林頓、小布殊和奧巴馬,還有連任 3 次的德國默克爾,為何法國總統連任是相對罕見?
菲律賓總統選舉,何以獨裁者之子受歡迎?
菲律賓總統、副總統選舉將 5 月 9 日舉行。去年 11 月,總統杜特爾特一度反對競逐副總統的女兒薩拉,與獨裁者前總統馬可斯之子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拍檔參選,但現時後者已獲杜特爾特所屬執政黨支持。截至本月 6 日,民意調查顯示小馬可斯支持率比 1、2 月的 60% 略微下跌至 56%,仍領先其他對手。小馬可斯身負「獨裁者之子」的標籤,卻仍能取得民調大多數優勢,不同媒體及觀察分析,年輕選民是小馬可斯的重要支持力量。
林喜兒:人民公僕 —— 從電視裡走出來的總統
當天投澤連斯基一票的烏克蘭國民,有多少人是把劇中的他當作其本人?雖然政治履歷一片空白,可是這個人卻敢於說出人民的心聲。
哈薩克騷亂,背後是政權內鬥?
哈薩克爆發國家獨立以來最嚴重騷亂,甚至令俄羅斯介入鎮壓示威浪潮。除了民眾示威,政權內部同樣動盪。前總理馬西莫夫(Karim Massimov)的國家安全委員會(KNB)負責人職務,於本月 5 日被總統托卡耶夫免職,翌日再因叛國罪被捕;有指事件可能牽涉哈薩克政權內鬥。
六千部閉路電視的新首都 —— 埃及所為何事?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 Sisi)上週宣佈,12 月起政府機構將遷往開羅以東約 35 公里郊外的「新行政首都」(new administrative capital),並試行運作 6 個月。埃及遷都計劃早於塞西推翻民選總統穆爾西兩年後的 2015 年提出。開羅人口密度高以致極其擠擁、交通不便,且基礎設施破舊,但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分析,塞西的遷都決定,還有個人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