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礦產商諾里爾斯克鎳(Nornickel)就去年 5 月於北極圈造成的重大漏油事故,向俄羅斯賠償了 20 億美元(約 155 億港元)之多。但這個擁有全球最長輸油管道系統的國家,原來幾乎每半小時就會發生一宗漏油事件,位於境內遠北的科米共和國(Komi Republic)更是黑點之一。當中有何特別原因?「德國之聲」試圖找出答案。
網絡
|共151篇|
【一國一制】停課兩年後,印度愛國教育降臨克什米爾
2019 年克什米爾被印度撤銷「高度自治」,再歷經武肺蹂躪,學校停課接近兩年,更糟是當地長期斷網,令學生喪失網上上課機會,被迫「停課又停學」。今個月學校好不容易復課,政府關心的卻不是學生學習進度,反而把握機會強推愛國教育。
非洲成為 Google、Facebook 淘金新戰場
非洲網絡流量正在爆炸式增長 —— 變得更快、更密集、更本土化,這對當地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疫症大流行除了使網絡使用量急劇增加,亦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更吸引了全球的基建投資者。一場「淘金熱」已經開始。
非洲網絡要起飛,得先解決電力問題?
全球網絡公司也注意到,投資升級非洲的數碼基礎設施,可以讓它們降低當地用戶在這個基本上尚未開發的市場,使用其服務的成本。但是,這裡存在著明顯的地理不平等。
包大人:GameStop 的公關課
貧富懸殊、階級固化是全球各地政府都在面對的問題,美國的「YOLO」和香港的「攬炒」都反映出一種不甘於現狀,不惜一切尋求改變的民氣。在網絡世界成長的一代,習慣在網絡上人人平等。他們不接受高高在上的姿態,並且相信人民有智慧解決複雜的問題。
居家工作衍生的流行病
據採訪所得,平均而言,每人每日最少使用 9 種數碼工具,例子有電郵、即時通訊、日程表、文件共享、會議程式及密碼管理等。
Moyashi:網絡世界的床邊故事
縱觀歷史,「老高」這些半真半假的怪論永遠都存在,不過網絡讓大家變得更容易接觸;喜歡甚或輕信這些怪奇事物的人們一直都存在,不過網絡讓這些人更容易被看見。大眾必然是膚淺的,不過膚淺的大眾聯合起來,讓人更容易地看見。
只需兩年,古巴進入「數碼獨裁」時代
今日網絡幾乎無所不包。即使古巴於 2018 年底才引入 3G 流動網絡,當地人的生活及社會運作亦已在短短兩年間徹底改變。假如 1991 年公開的萬維網代表全世界進入網絡時代,2018 年便是另一場屬於古巴的數碼革命。踏進互聯網,幾乎就是條一去不回頭的路,開放流動網絡的古巴共產黨,亦正面對民眾藉網絡組織的抗議活動。
擺脫監控資本主義,讓科技巨頭成為公共事業?
不止香港用家,全球都有即時通訊軟件及社交平台「搬家」的現象。假設大部分人今天成功擺脫某科技巨頭,守住個人私隱、言論自由平台,但如何確認假以時日,下一個受追捧的通訊軟件社交平台,不會長成另一頭壟斷行業、吞食數據,再用數據反芻物餵哺用家的怪物?民主合作組織總監 Thomas M. Hanna 及研究員 Michael Brennan 認為,讓科技巨頭成為接受監管的公共事業,或是解決方法。
信息隨時傳出,但為何溝通仍然錯誤?
如今,大多數具有如此重大風險的資訊,都內建了錯誤檢測,例如信用卡上的校驗碼。
救世軍:培訓退休人士做網紅
在這個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絡紅人(網紅)」的年代,一群退而不休的年輕長者也不輸蝕,他們正認真學習拍片,期望投身「知識型網紅」行列,向人分享累積多年的豐富經驗和知識。
【圖解】華為是世界最大 5G 供應商?
是第五代行動數據技術,比 4G 的傳輸速度更快,時延更低,而且可同時支援更多連線裝置。到底現時有哪些國家正使用或發展 5G 網絡?誰是市場的最大供應商?3G 的命運又如何?
【見證時代】日本數碼化由 Smartphone 開始
菅義偉甫當首相,日本隨即大力推動數碼化,表示要廢除印鑑和傳真,又檢討電子教科書的可行性,但大分縣玖珠町的改革更快更徹底。町政府與進駐當地的 IT 企業合作,活用數碼科技以振興社區,並協助居民適應疫下新常態,目標是讓全町人人皆用智能手機,在交通、防災、護老等生活各方面,都能更加便利。
Moyashi:斷水斷糧不及斷微信
對於中國大陸出身的華人圈子而言,微信是 Too big to fail。如果微信真的被完全禁絕,會不會有人因此而自殺?
直播北海道賣海鮮是門好生意?
過去百貨公司的主流做法,就是在大都市和地區都市中心,開設大型店舖集客。它們最重視賣場,並未積極推動電子商務轉型或數碼化服務。但受疫情影響,店舖一度被迫停業,大環境已經改變,像線上直播特賣會的「直播商務」,現在地區型百貨公司也爭相引入。
白羅斯人打國際線、Be Water 的重要推手
面對反政府示威,白羅斯政府選擇斷網近三日。當地人最初難以接收街頭衝突的消息,國營電視台、其他網站及社交媒體,亦甚少出現示威報道。不過,與本港去年反送中運動期間,人們使用加密通訊軟體 Telegram 互通、接收消息相似,設法繞過限制的 Nexta Telegram 頻道,成為發放消息的重要平台。
低迷數年的全球車市,竟靠疫情復甦?
在環保意識抬頭之下,Uber 共享汽車以及電動車漸漸崛起,傳統汽車市場的銷情因而變得低迷。不過,它們的銷售竟然因為 COVID-19 疫情不絕而再次興起。
Gloria Chung:餐廳食評會消失嗎?
可能就是在生死之間,疫症之下,每個人都變成大愛左膠:以往喜歡的餐廳,可能捱不過這次的危機;以往 take it for granted,吃甚麼有甚麼,現在卻連麵粉也難找,更何況要去餐廳食飯,甚至乎批評呢?況且,這次餐飲業的危機應該會持續好一陣子,誰想要當壞人,負責摧毁那岌岌可危的生意呢?
紳士大哥:「Made in China」標籤已經由「廉價」轉換成「間諜」
不論實體產品又或是各種軟件,但凡有著「made in China」標籤的產品,在今時今日代表的,已經不是「會爆炸」般低質廉價,而是上升到另一層面,成為「間諜」的代名詞。
Gloria Chung:清算美國飲食媒體 —— Cancel culture 是答案?
「唓,講下啫,唔洗死呀?」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網絡言論而負責,很多生命卻因此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