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檢察長蒙塔澤里(Mohammad Jafar Montazeri)本月 4 日表示,負責執行國內伊斯蘭服飾規範的道德警察「已被設置的部門廢除」。伊朗的「頭巾革命」,正是由庫爾德族女子阿米尼涉嫌不遵守戴頭巾規定,被道德警察拘留期間死亡引發。目前相關消息未仍未獲道德警察所屬的內政部確認,但所謂的「見好就收」,似乎並非當地示威者想要的結果。
政府
|共96篇|
公共政策入門課:法理型權威
政治和公共行政學的入門課都會提到,現代政府其中一項認受性(legitimacy)的泉源是「法理型權威」,即是以法律為依據,進行統治與管理,令政府得以順利運作。
Moyashi:殖民政府與再殖民政府
香港人對殖民政府的美好回憶,大多源於 70 年代後,原因是以六七暴動為轉捩點,殖民地政府大幅改變了統治的策略。如果把視點退回 70 年代以前,你會發現香港的殖民地政府與其他國家差不多的爛。
一人兼任 5 部長,澳洲前總理攬權風波
澳洲政壇本週爆出重大醜聞,前總理莫里森被揭發在位期間秘密自我任命,兼任衛生部長、財政部長、國庫部長、內政部長及資源部長,直至 5 月聯邦大選落敗下台,並把全國蒙在鼓裡。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狠批他「破壞民主」、「攻擊議會機制」,但莫里森持續辯解並拒絕辭任議員。雜誌「外交政策」分析,這場攬權風波衝擊當地政界,憂慮會否立下不良先例。
香港後六七的社運先聲:公務員工會運動
7 月 5 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公務員加薪方案,高、中、低層公務員一律加薪 2.5%,多個公務員工會發表聲明表達不滿,認為升幅無法彌補通脹,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更炮轟有關決定「離地」、「好傷同事心」。香港有多個歷史悠久的公務員工會,港英政府在六七暴動後加強對公民社會的控制時,公務員工運就一度站在香港社運的前沿。
SDGs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真有政治影響力嗎?
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政治層面的實質影響,並沒有表面看來那麼深入。來自世界各地的 61 位學者,就協作分析逾 3,000 項審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學術研究,以檢視 SDGs 的政治影響。
比特幣大瀉,首個用作合法貨幣的國家怎麼辦?
比特幣自去年 7 月以來首次跌破 2 萬美元,令不少買家陷入嚴重虧損。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去年 9 月起接受比特幣為美元以外另一種法定貨幣,截至上月再以 30,744 美元的價格購買 500 個比特幣,令總儲備高達 2,301 個。近來加密貨幣崩盤,也令人們質疑該國的政策。
薪酬統計學:公務員與商界人工真的可以直接比較?
5 月 18 日,2022 年的薪酬趨勢調查報告正式出爐,香港高、中、低層公務員有望分別加薪 7.26%、4.55% 和 2.04%,增幅是 1996 年以來最高。網民質疑一眾公僕竟可用公帑逆市加薪,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則勸市民不需要「眼紅」。在公共行政學,有學者會認為公務員普遍比商界低人工,要透過加薪挽留人才。然而,有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表示,不應只直接比較兩者薪資,還要計算生產力。
Meiling:星洲有個踢拖上班的政府部門
要一群 20 多歲的 Z 世代不入谷歌入政府,並不容易,要由政府領導他們,更是挑戰。李鴻毅還要背負「李顯龍」兒子的身份,在這個與別不同的部門,吸納不受權力掌控的人才,少一點胸襟,放不下身段,也做不到。
普京財富在哪兒?
美國宣佈擴大對普京的制裁至其兩名成年女兒,美國政府方面解釋,相信二人可以控制父親部分資產。去年的「潘朵拉文件」便披露,普京在與摩納哥有著以情婦 Svetlana Krivonogikh 名義購買的秘密資產。通過身邊人隱藏財富的手段並不罕見,但要查出普京真正的財富,勢必涉及他利用俄羅斯政府隱藏資產的手段。
唐明:政府有幾偉大,問題就有幾大
如果凡事都要求政府解決,等於是賦予政府愈來愈多的權力,去限制和損害 Liberty,政府通過法律、政策、思想灌輸,暴力機器,使得國民必須如此思考、如此表達、如此行為,如此對待其他人,過某種生活方式;發展到極端的時候,連每一個人穿甚麼衣服,每日吃幾碗飯的 freedom,也能夠管得嚴絲合縫,一點空間也不剩。
即使普京打勝仗,又管治得到烏克蘭嗎?
2022 年 2 月 24 日清晨,俄羅斯以把烏克蘭「去納粹化」為名,展開大規模軍事侵略行動。烏克蘭人民頑強抵抗,愛國情緒更是高漲,人們空前團結。紐芬蘭紀念大學社會學教授 Anton Oleinik 就表示,即使俄羅斯打勝仗,普京亦難以管治烏克蘭,因為兩地文化截然不同,而且戰爭已造就了民族的重生。
瑞士不信任政府的解決方法:公投
瑞士日前舉行公投。四項議題中除了否決「取締動物實驗」外,通過「禁止煙草廣告」、否決「取消證券發行印花稅」、否決「資助媒體計劃」的結果,均與瑞士聯邦議會及政府立場相左。瑞士資訊(Swissinfo)報道指,公民在四項議題中有三項不支持政府觀點,或許與疫情環境有關。
甚麼是漂綠?企業氣候漂綠或招人提告?
隨著投資者和消費者愈來愈關注氣候變化,企業宣傳亦更著重標榜其在環境和氣候變化方面所作的努力。聲明公司更環保,能提升品牌形象,藉此帶來額外收益;然而,在環保功績方面言過其實,又稱為「漂綠」,例如使用未經證實或有誤導性質的聲明、選擇性披露環境績效以獲取商業或政治利益等。參與漂綠的不僅是公司,政府和政客亦可以透過漂綠來誇大自身環保功績,往自己臉上貼金。
向中國靠攏之際,日漸脆弱的孟加拉民主
南亞國家孟加拉去年剛迎來獨立五十周年。當地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都超越了前宗主國巴基斯坦,是區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不過,孟加拉人民聯盟自 2008 年成為執政黨後,一直大肆排斥異己,鞏固政權。近年,政府受惠於一帶一路政策,得到更多中國援助,鎮壓行動也愈來愈激烈,令本來已經脆弱的民主體制面臨崩潰。
表面的和平:哈薩克 10 年民怨爆發因由
本月 2 日,哈薩克石油重鎮扎瑙津有數百名居民上街抗議汽車燃油價格高企。示威浪潮迅即席捲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等全國範圍,據報總統府遭縱火、示威者衝入市政大樓、焚燒警車、武裝人員四出巡邏,更發生槍擊甚至爆炸,局勢惡化之快,甚至令俄羅斯在內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派遣維和部隊進入哈薩克,「以實現該國局勢穩定及正常化」。反對燃油價格上漲的地方示威,何以導致國家局勢動盪?或許要從 2011 年說起。
Moyashi:滑稽新聞與滑稽政府
在廿多歲的年紀辦報,兼因諷刺明治政府和天皇而下獄,這成為了宮武最有名的事蹟之一,也被後世的評論視為其「反骨人生」的標誌性事件。
何謂「承認塔利班政權」?
塔利班已在阿富汗建立臨時政府,國際持續關注新政權將如何統治該國。至於塔利班,也對國際社會有所觀望 —— 希望政權獲得承認,但不同國家政府之間,各有各盤算。
中國商人 —— 阿富汗商機處處?
逐利是商人本質,只要有商機,就有商人。網媒 VICE 報道,就在美軍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回朝之際,即使當地局勢不穩、兼有恐襲風險,部分中國商人仍打算進入當地,謀求買賣發大財。
唐明:「愛好自由的代價」
他舉開車為例,全球每年的車禍不知凡幾,但是只要把車速限制在 5 英里,幾乎能解決 99% 車禍傷亡問題,可是真的會有人以「絕對安全,萬無一失」為理由,採納這個建議嗎?他認為,同樣邏輯也適用於防疫,某程度的感染率以及死亡率是可以接受的,「清零」則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