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2017 年大選,海量新登記的年輕選民成功令工黨議席大增,導致第一大黨保守黨無法在國會中取得過半席位,結束壟斷狀態。2019 年 12 月 12 日,英國大選將提前進行,以儘快解決僵持不下的脫歐問題。兩年過去了,年輕選民有增無減,英國國會或再次迎來巨變。
英國大選
|共6篇|
歷史告訴文翠珊:你應該早點歸去
一場政治豪賭,文翠珊由勝券在握,變成一敗塗地。保守黨痛失國會大多數,與工黨難分高下,弄至懸峙國會的局面。接下來的日子,既要化解政治兩極,還得進行脫歐談判,文翠珊仍否勝任首相,成為選後最大爭議。然而,歷史似乎告誡這位新.鐵娘子:你應該早點歸去。
陶傑: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英國大選之後,首相文翠珊的處境比想像中遠更困難。首先是保守黨內三分二黨員要求她為大選豪賭失敗而辭職。在黨外的民間,一日之內共有 50 萬人簽名聯署,反對新的保守黨政府拉雜在下議院擁有十席的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組成聯合政府。
陶傑:自食其力是過時的道德觀
英國大選即將舉行,女首相文翠珊本來民望領先工黨極左領袖郝爾彬多達 20%,信心滿滿,豈知不到一個月,兩人的民望竟然拉成平手。
恐襲會是壓垮保守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英國連環受襲,文翠珊焦頭爛額之際,仍堅決如期舉行大選。然而,當初贏面極大的保守黨,先因競選政綱得失選民,喪失大幅領先的優勢,再有接二連三恐襲發生,其反恐策略備受批評,進一步打擊執政聲望。恐怖份子奪去市民性命之餘,會否也奪去文翠珊僅餘的勝算?
英國大選:新式民調在搞局嗎?
英國下周舉行國會大選,「泰晤士報」卻在此時投下震盪彈,頭版報道令人意外的民調結果,預測保守黨或會大倒热灶,僅能取得 310 個議席,在國會失去過半數優勢,恐會導致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的局面。民調引起極大迴響,有質疑其可信性,懷疑是否替該黨告急。但分析指出,保守黨確實大勢不再,文翠珊能否挾民意硬脫歐,此際或已沒人能說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