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郵政自 1840 年推出郵票「黑便士」開始,通用郵票上都不會出現國名,而是以君主頭像代表國家。多年來,除了君主及顏色改變,設計亦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直到今年初推出的新郵票,英女王頭像旁新增一條條碼,用於追蹤信件及讓用戶連接影片,做法雖然象徵皇家郵政進入數碼時代,卻令收藏家及希望保留傳統的人不安。
英國
|共896篇|
英國的必修課:員工的命也是命
來到英國短短 10 個月,我經歷了多場罷工。今個學年,大學教職員工會的罷工,令我損失大約 3 個星期的課堂;英國的鐵路罷工更加是司空見慣了。在 6 月,英國鐵路工會就發動了 33 年以來,最大型的罷工行動,導致英國至少一半列車停運 3 天。此外,教師、律師、醫護人員,也很可能加入工潮。
廖康宇:英國人的訴求不只有返工
在英國,罷工是一件等閒事。在英國住了一段時間,漸漸發現每年有一些日子必定會遇上罷工工潮。讀者如果居於倫敦的話,通常最容易留意得到的,就是地鐵工人罷工,然後某一條鐵路路線在當日取消。筆者撰稿當日正要往倫敦辦事,恰好遇上鐵路工人罷工,然後整條由劍橋到倫敦利物浦街(London Liverpool Street)的鐵路需要停駛。
在淪陷區生活的大英子民:二戰時的德佔海峽群島
1939 年 9 月 1 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初時德軍勢如破竹,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幾乎攻下整個西歐。不過,面對德軍大規模空襲,英國沒有屈服,後來更成為反攻歐陸的最大基地。然而戰爭期間,還是有英國本國範圍的皇家屬地不幸失陷,要經過五年的艱辛歲月才得以光復 —— 那就是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s)。
熱愛電影的你,請來倫敦的獨立影院逛逛
近年,有幾套已無法在香港上映的港產片,都搬到東倫敦一間家族營運的獨立電影院 Genesis Cinema 放映。當影院關燈,萬人空巷的街道場面重現在大銀幕上,熟悉的口號再次傳到耳邊,那一刻的感覺尤其不真實。
誰編纂了「末日審判書」?
1066 年征服者威廉從法國越過海峽登陸並征服英格蘭,成為國王威廉一世。1085 年,威廉下令派員到全英格蘭調查各地人口、土地、土地所有權、牲畜物產財富等資料。龐大的統計工作最終估計在 1086 年完成,後來結集成近 800 頁的「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英國「獨立報」報道,歷史研究者最近已找出是誰抄寫這份中世紀重要文件。
棺材船:19 世紀的保險詐騙手段
在某些特別情況下,沉沒了的船,比正常航行的船更加值錢 —— 那就是詐騙保險的時候。在 19 世紀的英國,殖民主義走向顛峰,海洋活動繁盛,現代資本市場興起,也催生了一種名為「棺材船」(coffin ships)的保險詐騙手段,有無良商人會想辦法令破船加大保額,然後將之弄沉於大海中,以獲取巨額賠償。
英國央行再度加息,真的可以抵擋通脹嗎?
6 月 16 日,英國的中央銀行英倫銀行宣佈議息結果,決定加息 0.25%,即是把指標利率調升至 1.25%,符合市場預期。這次已經是英國連續五度加息,貨幣政策委員會對加息幅度存在分歧,有三位專家委員認為應該加息 0.5%。不過,錫菲大學政治經濟學家 Michael Jacobs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寫評論,認為即使加息亦未必能抵擋通脹。
陶傑:移民英國,其實沒有離開過香港?
移居倫敦比較適合可以 online 工作、work from home 的香港人,亦即身體上已經移居英國,意識中和精神上完全可以仍然留在香港。這方面不存在是否「圍爐取暖」的問題,因為整個倫敦既然是一個大熔爐,就沒有圍爐的小冷灶 —— 即使 Ealing 和 Colindale,近兩年香港人聚居,打麻雀約腳,半小時內可以到齊人。
修改脫歐協議、驅逐難民:約翰遜的政治豪賭?
才剛擺脫下台危機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近日在國際舞台上「左右開弓」,單方面修改與歐盟的脫歐協議,同時驅逐難民庇護申請人到盧旺達。「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兩項冒險決定同樣遇到國際挑戰,相信約翰遜是以貫徹「奪回控制權」的承諾,重建在保守黨內的支持。
唐明:只說一聲 Thank you Ma’am
這句台詞可以如何翻譯呢?難道說「謝謝你,陛下」嗎?在中文的語境之中,「陛下」是絕不可能與「謝謝你」組合在一個句子裡的。而 Ma’am 也不是陛下,只是女士而已,可以稱呼任何成年婦女,只不過用來稱呼這位女士的時候,「有點特別」。女王在位 70 年,無論有多少敬重與愛戴,千言萬語,只濃縮為三個字,若論舉重若輕的境界,這應該算是登峰造極。
伊利沙伯線通車,是時候革新倫敦鐵路地圖
倫敦地下鐵路(London Underground)始創於 1863 年,是人類史上首個地下鐵路系統,聲名遠播全球。過去近 160 年間倫敦地下鐵路不斷擴張,交通網絡愈來愈複雜,現時有多達 272 個車站、總長 402 公里。初到倫敦的人望見當地誇張的鐵路地圖,相信都會一頭霧水。彭博社報道,伊利沙伯線通車後,有專家就爭取重新設計倫敦的鐵路地圖。
在倫敦,與歐美白左打交道
來到倫敦的學府,其中一個強烈感覺是香港主流和某些西方年輕人的價值觀真的很不一樣 —— 很粗略來說,真的是右與左的分別。在日常生活,被白左包圍,初時思想衝擊挺大的。
約翰遜避過下台厄運,對其本人及保守黨有甚麼啟示?
6 月 6 日,全國保守黨議員就著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不信任動議進行投票。事件其中一個起因,是他被發現在封城抗疫期間舉行派對,而 5 月份英國保守黨在地方選舉大敗,也進一步威脅他在黨內的地位。約翰遜最終以 211 票支持、148 票反對勝出,不過表現屬近代最差。艾塞克斯大學政治學教授 Paul Whiteley 就在 The Conversation 剖析選舉結果對保守黨的啟示。
湯加脫英獨立之路
民族自主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社會亦隨之走向截然不同的命運。數十年前的 6 月 4 日,太平洋一方的人民,經過漫長奮鬥,終於爭取到民族自決。這次要講述的是南太平洋島國湯加脫離英國完全獨立的故事。
唐明:令人摸不著頭腦的無賴邏輯
「無賴原則」針對的是權力階層,專注警惕他們的惡和陰暗,因為權力能夠催化人性的惡,製造更大的災難,這句話的意義,在於有權力的 context。但是中國的政治思維,恰好顛倒過來,是防民如防賊:沒有權力的人,遭到政府全方位的碾壓,而且將人性普遍存在的惡,視為權力無限延伸和擴大的正當理由。
【Soul Monday】意大利母親越洋獻技,給遊子們煮家常菜
Peppe Corsaro 離開意大利多年,在英國建立其飲食事業,卻總是想念母親的廚藝。他相信其他遊子皆有同感,而此思鄉之情可靠食物彌補。Corsaro 由此想到,輪流邀請不同的意國媽媽及祖母,到倫敦煮出各個地區的家鄉菜。這個別開生面的概念,不只推廣飲食文化,還讓老太太們增廣見聞。
倫敦地下鐵的體驗:記於伊利沙伯線開張時
倫敦交通制度與香港很相似,市內交通工具主要有巴士、地鐵(tube),以及火車(national rail),也有少量渡輪。不過,倫敦的交通明顯昂貴得多,而且計算方法十分複雜,倫敦被劃分為 9 個區,在不同的區域内,或者跨區的話,收費會有所不同。
集社區之力,搶救英國酒吧
疫情之下,酒吧不僅生意大跌,更經常因防疫規定而被迫停業。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不少酒吧只好無奈結業。英國一些地區的居民,就因為捨不得這些可以相聚喝酒聊天的地方,於是發起收購行動,將其改造成「社區酒吧」(Community pubs),提供酒水之餘,兼有郵政及銀行服務,更會照顧區內有需要人士。
【一英制品脫等於多少毫升?】英國人將面對量度單位難題
英國政府將於下星期公佈脫歐後的檢討,談及有關商販使用英制(Imperial measurements)量度單位銷售農產品,當局更有意透過自家量度單位,將英國文化帶回商店。然而,新一代英國已慣用升、克、米、厘米等公制(Metric measurements)單位,要換算成磅、品脫、碼、呎和吋等,恐會造成他們生活上的「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