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前脫歐正式拍板,350 萬居英歐洲人頓時茫然失措,不知人員流動自由一旦終止,自己及家人能否繼續就業或上學。如今很多歐盟公民已經申請永久居留,甚至歸化為英國公民,形成新一批歐洲僑民。但當中不少人自覺「被迫」為之,更認為該國比離開歐盟前更脆弱。既然如此,為何他們仍想拿英國護照?
脫歐
|共128篇|
英國脫歐後,對農民影響逐漸浮現
英國脫歐至今兩年,其影響正在各行各業中浮現。食品和農業尤其受到打擊,根據全國農民聯盟(NFU)的調查,去年有價值 2,200 萬英鎊的蔬果因人手不足而未能收割;40% 受訪者表示農作物遭受損失,超過一半的人被迫減低產量。
陶傑:「沉默的陰謀」可以令國家沉淪
無論前首相卓慧思與現任保守黨政府官員都說,高通脹導致的民生艱困,歸咎病毒與戰爭。然而,「金融時報」的經濟專家認為,英國的困局令許多人沉默,他們心中明白,其實真正的深層原因,不是真正的病毒與烏克蘭戰爭,而是退出歐盟。
陶傑:歷史的諷刺
沒有想到 4 分 1 世紀之後,歷史的諷刺,是當年英國捍衛的少數族裔,今日通過歐洲大陸,湧到英國的大門口。
修改脫歐協議、驅逐難民:約翰遜的政治豪賭?
才剛擺脫下台危機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近日在國際舞台上「左右開弓」,單方面修改與歐盟的脫歐協議,同時驅逐難民庇護申請人到盧旺達。「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兩項冒險決定同樣遇到國際挑戰,相信約翰遜是以貫徹「奪回控制權」的承諾,重建在保守黨內的支持。
【一英制品脫等於多少毫升?】英國人將面對量度單位難題
英國政府將於下星期公佈脫歐後的檢討,談及有關商販使用英制(Imperial measurements)量度單位銷售農產品,當局更有意透過自家量度單位,將英國文化帶回商店。然而,新一代英國已慣用升、克、米、厘米等公制(Metric measurements)單位,要換算成磅、品脫、碼、呎和吋等,恐會造成他們生活上的「錯亂」。
脫歐令英國碳價比歐盟走得更前?
歐盟碳價去年走勢凌厲,從年初低位上漲 2 倍。同時,自英國脫歐以來,當地企業一直要付比歐盟碳市場高的碳價。英國碳市場碳價近月高於每噸 75 英鎊(約 90 歐元),而歐盟的類似行業,每噸支付的費用則約為 85 歐元。近期兩地碳價差異略有縮細,但英歐的碳價差異過去一個月達到每噸碳 8 至 9 歐元左右,相當於英國企業支付約 10% 的溢價。
2022 年第一件國際大事:英歐新關口安排?
2022 年快將來臨,世界又不知道會迎來怎麼樣的新景象,英國和歐盟的經貿關係亦迎來新變化。2016 年英國公投脫歐,2020 年 1 月正式退出,2021 年 1 月,「英歐自貿協定」又正式生效,讓英國留在歐盟的關稅同盟及共同市場。不過,很多脫歐後程序仍未完全落實。在 2022 年 1 月 1 日,英國和歐盟就會恢復全面的關口管制。
陶傑:不如去英國揸貨車?
英國政府準備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發出短暫工作簽證,招聘緊急重型貨車司機。很多人認為,若香港 BNO 持有人來到英國,找不到工作,可否開重型貨車應急?
匈牙利是時候脫歐?
正當歐盟為反復的疫情,以及塔利班重來而焦頭爛額之際,早有異心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似乎要「乘虛而入」。本月中,作為國內最大媒體、被視為官方喉舌的「匈牙利民族報」刊登評論文章,題目為「是時候討論匈牙利脫歐」。當地傳媒、政客及評論員紛紛揣測,歐爾班是否想要「試水溫」,準備落實他與歐盟的「離婚」大計?
移英?東歐人卻正離開英國
自從英國放寬 BNO 持有人移民限制後,不少香港人正舉家移民這個前宗主國。但「經濟學人」報道卻指出,10 多年來大舉移民英國的東歐人口,如今正顯著減少,甚至有人回流祖籍國,究竟是為甚麼?
移民英國:不懂英文請另謀出路
香港有食肆日前公開表示「不招待講普通話的內地人」,引來平機會警告涉及種族歧視。然而放眼國際,「言語不通恕不相為謀」的做法同被英國採用,據「衛報」報道,英國近日修改移民政策,將「懂得說英文」列為必要條件之一,直接「歧視」全世界不諳英文的人。
跨年的詞彙,道出世界的憂慮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有時卻純屬良好願望,總有些事情會拖沓至新一年。來看各國以至全球在 2019 年,有哪些具代表性的詞彙,在接下來的日子仍值得留意。
陶傑:最終選擇了常識
英國大選結果,現任首相約翰遜大勝。下議院共 650 議席之中,執政保守黨贏得 364 席,選票近 1,400 萬。此一結果,是保守黨 1987 年自戴卓爾夫人大勝後成績最輝煌的一役,顯示約翰遜破釜沉舟式的退歐意志,漸得英國人支持。
黑天鵝愈多愈有助於就業?
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系教授 Nuno Limão 的研究指出,貿易政策中的不確定性本身就會形成一道貿易障礙;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生產力、創新和企業家計劃研究人員 Nicholas Bloom 則是從各種管道研究並發現,不確定性不僅是經濟衰退的肇因,往往也是後果。不過,就在這個黑天鵝滿天飛的年代,「不確定性」的負面效應是否真的會帶來下一次的全球經濟衰退與大規模裁員?這恐怕更類似於一個心理學問題。
【英國大選】年輕選民將再次成為關鍵?
英國 2017 年大選,海量新登記的年輕選民成功令工黨議席大增,導致第一大黨保守黨無法在國會中取得過半席位,結束壟斷狀態。2019 年 12 月 12 日,英國大選將提前進行,以儘快解決僵持不下的脫歐問題。兩年過去了,年輕選民有增無減,英國國會或再次迎來巨變。
陶傑:北愛大恨,細說重頭 (上篇)
北愛爾蘭的武裝共和軍,推動北愛脫離英國管治,凡三十年。1998 年,雙方達成和平協議,條件之一,正是北愛與愛爾蘭之間不可設立陸地邊界。當年的首相貝理雅,接受這一條,因為英國連同北愛,是歐盟的一員,邊界可有可無。但英國一旦退出,就不一樣了。
邱翔鐘:亂成一團的英國脫歐
出乎筆者意料,英國政壇的脫歐搞得雞毛鴨血、一塌糊塗。上週,文翠珊被迫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職位,接著是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公佈。接下來的場面,不只是執政的保守黨亂成一團,主要反對黨工黨也亂成一團;不只是政壇亂成一團,整個國家也亂成一團。
文翠珊接班人,注定失敗?
英國首相文翠珊甫宣佈 6 月 7 日下台,媒體即競相報道有意競逐保守黨黨魁及首相大位的人物。然而,英國作家 Owen Matthews 評論,不管是誰,未來需處理脫歐問題的接任人,其首相之路注定失敗。
美中貿易戰加英國脫歐,德國繁榮已盡?
對德國來說,成千上百的企業恐怕都得準備好要勒緊褲頭,因為東西方兩大政治風暴:美中貿易戰與英國脫歐所帶來的颱風尾效應,恐怕比所有人想像的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