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隊出身的 Gustavo Petro 勝出哥倫比亞大選,成為當地首名左翼總統,亦是過去 4 年內,繼阿根廷、智利、秘魯及墨西哥後,再有拉丁美洲國家改由左派上台。但據「華爾街日報」分析,有別於 2000 年代席捲該區的「粉紅浪潮」、多國領袖齊心協力,這次左傾趨勢下抬頭的主政者明顯各有立場。從全球勢力分佈看來,這有可能引致深遠影響。
左翼
|共55篇|
在倫敦,與歐美白左打交道
來到倫敦的學府,其中一個強烈感覺是香港主流和某些西方年輕人的價值觀真的很不一樣 —— 很粗略來說,真的是右與左的分別。在日常生活,被白左包圍,初時思想衝擊挺大的。
【陶與戲】從前,有個荷里活 —— 左膠必看?
荷里活導演兼編劇昆頓.塔倫天奴(Quentin Tarantino)作品以題材諷刺及暴力美學見稱,2019 年的「從前,有個荷里活」(Once Upon a Time…in Hollywood)相關元素相對較少,卻依然叫好又叫座,原因為何?戲中提及波蘭斯基前妻、性感女星莎朗蒂被殺事件,其實暗藏著塔倫天奴的批判?今集「陶與戲」,陶傑就和林宇略說一二。
解放神學:天主教版本的馬克思主義?
天主教總是讓人聯想到保守政治,與政權關係密切,但其實教會內部亦存在另類主張。20 世紀後期拉美興起的解放神學運動(Liberation Theology),強調從受壓迫貧苦大眾角度詮釋信仰,鼓勵信徒投身政治抗爭,堅持教會要肩負解放使命,神職人員甚至投身革命,是天主教內部的激進革命派,也長年被教廷指控為變種的馬克思主義。
法國大選:分左右翼已過時
媒體分析民意調查,指馬克龍目前僅以 52% 支持度領先對手 5%,選情似乎比五年前更艱難,不過在巴黎生活了 12 年的英國作家 Gavin Mortimer 觀察法國不同年齡、階層選民的投票取向,認為不論誰獲勝,都要面對一個分裂的法國,而這種分裂,並不以左右翼為界。
陶傑:維多利亞兩大小說名著「有問題」
西方極左的政治正確病毒,入侵文化生活,歷史人文科目首當其衝。
陶傑:法國右翼強人的政治超現實
法國總統大選在即,被視為「法國版杜林普」的所謂極右候選人澤穆爾(Éric Zemmour)成為法蘭西的新旋風。
德國政黨 —— 傳統左右政治光譜不適用?
德國聯邦議院下月大選,有意見認為結果難以預測。「德國之聲」報道指,近年默克爾及所屬政黨基民盟(CDU)已脫離保守派立場;另一大黨、中間偏左的社民黨(SPD)則失去工人階級選民支持,傳統以左、右劃分政黨的政治光譜,箇中差異已在默克爾年代變得模糊。
向西方進步主義者學習為中國辯護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似欲孤立中國,西方人士的聲援,對中國而言就十分重要。在這環境險峻,各位千萬珍重的今天,不妨向部分西方進步主義者學習如何為中國辯護。
陶傑:美國猶太人為甚麼左右不討好?
美國的政治如此錯綜複雜,猶太人坐落在極左和極右的座標之間。
陶傑:趙婷與賈玲合論
「你好,李煥英」的賈玲和「浪跡天地」的趙婷,同是女導演,單就此兩片,若都看過,你會更喜歡誰?
陶傑:為甚麼戴安娜值得同情,而梅根是奸妃?
梅根訪談風暴,在美國的年輕人和東西岸之間,覺得她「勇氣可嘉」,但英國主流民意不以為然。
「共慘」社會主義會帶來上滲貧窮?
已故中共元首鄧小平曾言:「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經過 40 年市場化改革後,中國結合專制主義和有限度的市場經濟,發展出與西方自由主義社會截然不同的國家資本主義。另一邊廂的西方大國,左翼政客如桑德斯和郝爾彬,令社會主義理念變得愈來愈普及,近日美國就有企業家發聲捍衛資本主義制度,指社會主義只會帶來貧窮。
陶傑:「民粹」必「極右」?
美國主流傳媒學者說這是杜林普的民粹動力。而「民粹」通常與「極右」相連結,以致許多年來「極右民粹」成為一個深植傳媒觀眾腦海的學術名詞。
球王駕崩:馬勒當拿與拉美左翼集團之殞落
2020 年 11 月 25 日,阿根廷一代球王馬勒當拿因心臟病去世,享年 60 歲。1986 年,馬勒當拿帶領阿根廷勇奪世界盃冠軍,其中對英格蘭一役的「上帝之手」和一己之力扭過 6 個球員的「世紀金球」依然傳頌至今。離開球場,馬勒當拿是南美洲最知名的左翼支持者,路透社形容,馬勒當拿把拉丁美洲左翼領袖的聲望帶到了國際層面。現在,他終與卡斯特羅和查韋斯在另一個國度共敘。
陶傑:曾經,「領導世界」的成績
民主黨候任總統拜登宣佈內閣主要名單,並提名舊人布林肯出任國務卿。拜登說:「美國回來了,美國準備要領導世界。」這句話自然是針對杜林普所說的「美國優先」。然而矛盾的問題來了:拜登代表的眾所周知是左派,杜林普被視為極右。若一個左派的美國總統說:「美國回來了,美國要領導世界」,那麼美左是不是要維持全球挑動戰事四起的美帝國主義?
鄭立:學生島耕作 —— 年輕的建制派眼中的社運
這樣的故事恐怕很值得社運人去看吧?這比起在同溫層中,只跟一些和自己同聲同氣的人說話更有意義,道德並不是只有一種面向,普世價值、天下大愛、人人平等是道德;先照顧好自己的家人,讓他們吃飽穿暖也是道德。
陶傑:寧取桑德斯,不要拜登
拜登奧巴馬克林頓集團自我僭稱左派,但他們是偽左派。真正的左派是社會民主政治家桑德斯。
陶傑:所謂「民意」
然而至今可以斷定,大敗的一方,是美國的所謂「民意調查機構」。
陶傑:大踏步向左轉
美國大選雖還有 5 個月才投票,但形勢之混亂,實為戰後美國現代史上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