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

|共7篇|

【線上展覽】「觸」不出戶 視障藝術家與世界對話

今年來到第八屆觸感藝術,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展覽於去年 12 月舉行,名為「每日」,展示 5 位視障藝術家的作品;第二階段展覽名為「每月」,本應在今年舉行,因疫情改為網上展覽。「每月」除了展示上階段展覽中 5 位視障藝術家的創作外,亦特邀 5 位本地藝術家加入,希望他們以擅長的媒介出發,「以跨越視覺的官能和直觀進行創作,用藝術與世界觸碰對話」。總共 10 位藝術家,他們對觸感藝術有甚麼樣的理解及意念呢?

言論自由的不自由

鮮為人知的是日韓貿易戰的戰火燒到文藝界,愛知縣「Aichi Triennale 藝術節」的主題展覽之一「言論不自由展・後續」 ,因為其慰安婦像及涉及批評天皇的藝術品,收到大量恐嚇,結果整個展覽要直接取消,展覽自身就成為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藝評:「狂人」不狂

「狂人日記」剛好寫於 100 年前,百年後的今日,究竟當代華人社會有否如狂人所預言,臨崖勒馬拯救未曾吃人的孩子;還是繼續吃人的習性,為「四千年喫人履歷」再增添 100 年的經驗?於 2018 年重讀「狂人日記」,著實別具意義。導演黃俊達為今年新視野藝術節「微藝進行中」帶來他的「狂人(不規則版)」,選材獨到,可惜未能好好借題發揮。

藝評:突破「藝術節」的想像——評黑盒劇場節 2016

全球的「藝術節」有飽和趨勢,單單在歐洲,藝術節數量已經比 15 年前多了 30 倍以上。以柏林為例,曾試過一年有 400 個藝術節,其節目的數量更多數倍!藝術節化(festivalization)是全球化的另一徵兆,牽涉 3 個層面的經濟模式互相扭動,有機會產生巨大回報,不單推廣非主流的藝術形式及品牌建立,資源分配上又有優勢,因此吸引愈來愈多城市和機構舉辦藝術節。但表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走出一條可持續的道路?

藝評:「一零」——自然與城市對話

跨界別的創新合作,是新視野藝術節一個重要特色。多媒體音樂劇場「一零」,由台灣導演蔡明亮與香港音樂人梁基爵合作,製作成錄像結合即場音樂演奏的作品。當中的「新」可體現為兩方面,兩位從未合作的藝術人迸發出的新鮮感及兩組看似獨立出發的作品所引發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