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零距離接觸 藝術品都可以摸!

A+A-
蕭耀翔作品「綑綁」。

看展覽,真的是一個只能遠觀的空間嗎?現今大多的觀展體驗僅局限於視覺,可能會有部分博物館舉辦實驗性展覽,或為視障人士營造聽覺、嗅覺等感官體驗,但以「觸碰」為主的,可說是少之又少。我們可以透過觸摸來了解一件作品,甚至展覽的意念嗎?

第七屆觸感藝術節便以「原生觸感」為題,舉辦了一個可以摸的展覽。他們邀請不同的藝術家以觸覺為主進行創作,當中所使用的物料及呈現的方式,除了包含各種感官元素之外,策展人亦希望觀眾能從中反思藝術和大自然的關係。

可以一齊玩的作品

黃鳳芝作品「賞」。

踏進展區,最先走進眼球的便是名為「綑綁」的作品,蕭耀翔以木框、布條及繩為創作材料,物料縱橫交錯,代表生命之間相遇、碰撞下的痕跡。這是一個可觸摸及參與的展品,參觀者可利用旁邊工具車內的物品,把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當每個人的意識及故事在此留下,便同時合力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另一作品「賞」猶如油畫,黃鳳芝在解說中表示:「一般人習慣靠肉眼接收訊息,但我倒更欣賞視障者的敏銳性,他們不但善用手去感知,對於其他身體亦特別敏感。」畫作由布、綿花及木板製成,藝術家以不同布料製作三幅「凸畫」,無論是健全者或是視障者亦可共同感受畫作,健全者更可嘗試閉上雙眼,以觸覺來感受作品。

黃國材作品「一個人站在西九海旁」。

令筆者覺得玩味十足的作品,可說是黃國材的「一個人站在西九海旁」,充滿高低起伏的木條連接並排列著,感覺像電流迷宮玩具的大型木製版。然而仔細看看作品的整體線條,便會發現那是維港的景象,木的線條描繪著香港島的高樓。藝術家在創作時思考如何讓視障者感受看不見的城市,於是希望作品能讓視障者透過觸摸來了解及感受維港景色。觸感藝術除了讓視障人士以觸摸的方式感受藝術外,健全者亦能以另一感官作出體驗,更可讓藝術家發掘不同角度進行創作。

打開感官 重新認識自己

袁永賢作品「我摸我自己(啫)!」

展覽亦有非觸覺體驗的作品,袁永賢的「我摸我自己(啫)!」就是以圖像、文字及聲音紀錄來呈現。其實我們最常接觸、最緊密也最應該了解的,是自己的身體。袁永賢以錄像及圖片,記錄自己如何觸摸自己的身體,並留下一些想法及感受,讓觀眾反思身體與觸摸是怎樣的一回事。如果身處公眾場所,當身體某部分痕癢,抓一抓,又應否感到羞恥呢?

展覽作品由不同的健全及視障藝術家創作而成,筆者甚為欣賞的,是每個作品簡介也用了凸字(點字),讓視障者理解作品的意念。先別說一般的展覽有否思考觸覺元素,在疫情下,人與人的距離漸漸拉遠,於是策展人盧勁池希望展覽讓「快被網絡界面和社交距離磨鈍得失去知覺的疫症倖存者,重新建立觸覺與物料本有的原生觸感」。首場展覽於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展出,現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2 平台展出,空間轉換後,又會帶來怎樣的新體驗?

「原生觸感」第七屆觸感藝術節

日期:即日至 2021 年 6 月 27 日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8 時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2 平台 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 30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