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

|共39篇|

藝評:要把故事講下去,要繼續做夢 ——「如夢之夢」重申口口相傳與想像之必要

這個有 12 幕、90 多場的劇本,從根本上,便是以它自身的結構,在周而復始地強調,故事的講述,從被講出到被傾聽的這種交換,會引領我們去思考、關照經驗,甚至是探照人生終極問題。故事,必須要講下去。

藝評:「有料呻吟」—— 我們都需要傾訴出心中的異類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牛郎的溝通服務亦要收費,在私人空間被消滅殆盡的城市中,呻吟本身成為一種城市財,發財最貴重的地方並非金錢,而是得到對方的信任,把最沉重、赤裸的一面盡情傾吐,與人互相真切連結,已是無價的得著。

藝評:女音樂家的獨白

今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從美國外百老匯找來獨腳戲「被遺忘的莫扎特」,劇名所指的莫扎特,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作曲家莫扎特,而是他的姐姐娜奈兒。劇情簡單直接,以她的視角出發,訴說自己因受時代觀念的壓迫,儘管有音樂才華,但依然無法如願成為一位女音樂家,其作品也被歷史遺忘。

藝評:破與立的循環往復 —— 觀前進進「泳池(沒有水)」「新文本」實驗展演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名為「前進進表演探索計劃 2019 —— 演員創造力 Mark Ravenhill『泳池(沒有水)』實驗展演」的表演藝術節目,集教育、表演、交流於一身,其企圖也不難在其(必要地)冗贅的標題中看出來。前進進近年一直旗幟鮮明地宣揚新文本,更身體力行,既搬演、亦創作了多部新文本戲劇作品,儼然已成為新文本在香港的代表劇團。

藝評:評「5 月 35 日」—— 我們(為你)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

「5 月 35 日」的劇情借鑑難屬經歷寫成,六四事件的新聞我們早已讀過不少,見證者以及天安門母親的控訴也是晚會的主要分享,觀眾對此或早已耳熟能詳。唯獨此刻,這些亡魂看似拍打著阻隔著台上和台下的一道牆,令觀眾從代入難屬的劇情中猛然驚醒,讓我們知道,對,這些亡魂仍然昭雪未可期。

藝評:「後戲劇」的浮淺性 —— 論劇場演出「平庸的邪惡」

單單把政治議題搬入劇場,並不就是「政治劇場」。由香港的「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和台灣的「楊景翔演劇團」聯合製作的劇場作品「平庸的邪惡」,正是試圖把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這一同名概念,作為創作的起點。而終點 —— 即演出成果 —— 到底能到達哪裡?那就得看看他們把鄂蘭的「banality of evil」改造成怎樣的劇場呈現。

藝評:「傾城無方」—— 七個角色,一種信念

發生於 1941 年的「香港保衛戰」,距今約 70 多年,有多少人還有記憶、甚至不曾認識這段本土歷史?香港話劇團的「傾城無方」以此為歷史背景,時間設置在香港被日軍統治前的 18 日,利用 7 個角色的故事段落構成一齣探索內心的戲劇。

藝評:「原則」—— 談溝通之難與無力

甚麼是溝通,又該如何溝通?「原則」一劇藉新校長上任所掀起的學園風波,探討「溝通」。校長、老師和學生三方在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校園風波。看畢全場,佩服演員能記著一頁頁爭論的台詞,又盡力去「推銷」自己所相信的一套觀念。我深深感受到他們希望贏得其他角色及觀眾的認同與支持。然而,當他們如此盡力地「推銷」自己的理念,其他人的不為所動和執念,令說話的一方陷於巨大的無力中。

藝評:「狂人」不狂

「狂人日記」剛好寫於 100 年前,百年後的今日,究竟當代華人社會有否如狂人所預言,臨崖勒馬拯救未曾吃人的孩子;還是繼續吃人的習性,為「四千年喫人履歷」再增添 100 年的經驗?於 2018 年重讀「狂人日記」,著實別具意義。導演黃俊達為今年新視野藝術節「微藝進行中」帶來他的「狂人(不規則版)」,選材獨到,可惜未能好好借題發揮。

【華語紀錄片節】「燈亮時」:把光射進香港舞台的角落

燈亮一刻,無分障礙與健全人士,專業或業餘,舞台上的演員瞬間成為眾人焦點;然而紀錄片「燈亮時」的導演羅展凰,則凝視著舞台背後的故事。她說:「紀錄片就像光照射黑暗處,我們就是紀錄平時看不到的東西,就像用 spotlight 照射,讓人看見。」

藝評:In Search of Utopia —— 與香港對話的強烈慾望

創作者不時加入非 1984 世界內存在的香港元素或符號,例如一名較年老的工人曾提及一場令市民要帶口罩的瘟疫,以及從前的流浪漢因無家可歸住在天橋底,但是被人用水驅趕的經歷。又例如領導人曾向觀眾喊出「科學、民主、自由、回歸」等口號。凡此種種,都是在提醒著觀眾:這不是單純的 1984,而是一個有關香港的故事。這種處理能有效讓觀眾跳出原有的故事,思考 1984 與社會的關係。

藝評:「資本.論」—— 當「警訊」變成犯罪教學

「資本.論」以劉炫銳發達並迷失的情節為主軸,表演形式混合了正劇、春晚風格的喜劇小品、觀眾參與的互動遊戲和百老匯式歌舞等,十分豐富。作為受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啟發的作品,編導淺白地向觀眾介紹泡沫經濟的形成過程,就是金融界怎樣利用大眾的貪念。

藝評:「大學」、「中庸」—— 青春過後我們都曾經妥協,然後?

「四書」是儒家思想的經典,其中「大學」、「中庸」二書皆來自「禮記」,除了儀式禮制,更是論說內聖外王、修養與立德的儒家核心學理。這次鄧智堅承接兩年前的「論語」,一併寫了兩個劇本,都用前作的人物作故事後續,寫成「學問三部曲」的尾聲。對比「論語」中教室內的公義爭辯,本次兩個作品較為生活化,無論是「大學之烈火青春」中,大學生面對社會環境的生活也好;又或「中庸之幸福學堂」裡,在學前教育中心外等候小孩的母親們的閒聊也好,故事主題都離不開青春、教育與志向,亦與原書有種特殊的聯繫。

張景宜:「主席萬歲」—— 喊了又是否普天同慶?

這晚,曾鈺成坐在一邊,曾俊華坐在另一邊,舞台在中間,而陳志雲在上面 —— 這是一部政治舞台劇,包含著對港產片、對香港無限的愛。因為陳志雲的演出,不少本地政界人物都來看「主席萬歲」,這算是志雲大師第二次參演舞台劇,夥拍另一位港台元老倪秉郎,演出兩個由港產片輝煌時期,走到今天只有合拍片,才能拿到資金的電影世代。旁人看著,大概意會舞台劇談談電影,說說夢想,實質卻是用上香港的政治歷史,說著小城獨特的地方。

藝評:「青春的角落」—— 對「青春」的苦澀回眸

劇本以「Corner」解散的經過作為線索,描繪「青春」的脆弱易逝,帶出青年難以堅持理想、尋求愛情的挫敗與無力之感,有關內容頗能喚起觀眾共鳴。況晴(黎瑩影飾)請求加入「Corner」之時,組織與學校協議的免費租約即將屆滿,而各成員也將畢業,他們必須決定是否讓「Corner」繼續運行。編劇借「Corner」持續與否的爭論,展現各成員在理念上的衝突與矛盾,亦借各成員之間的愛情關係,寫出青春時的愛情因現實情況而無法萌芽,各人的感情與友誼隨著「Corner」解散而無疾而終。文本中對青春逝去的深切懷念與追憶,加上導演配合得宜的舞台調度,令不同背景的觀眾仍能透過演出,找到那個只屬於自己的心靈角落,重溫或是繼續經歷那終將逝去的美好時光。

藝評:香港歌劇院的 Double Bill

7 月天,台北上演了浦契尼的歌劇三部曲(又稱「三聯劇」)。1 個月之後,香港也演,不過是 3 分之 2 ——沒有演首部曲「外套」(Il tabarro)。

以種類區分,浦契尼三聯劇的頭兩齣是悲劇。香港歌劇院只演「修女安潔麗卡」與「賈尼.斯基基」,按藝術總監莫華倫的說法,一齣是悲劇,另一齣則是喜劇,提供了足夠的對比。參考台灣的實况,演 3 齣的長度約 3 小時 40 分鐘(含兩段換場休息時段),由於「外套」講血腥情殺案,官方告誡觀眾「部分演出含暴力、抽菸等動作,請注意並斟酌入場」,香港歌劇院省掉了「外套」,合符港人看節目的習慣。

「半舞台式歌劇」意思就是歌者與管弦樂團皆於台上,沒有歌劇「佈景」,但歌者都穿上戲服,有必要的少量道具,歌者都在「演戲」,而不是捧著樂譜看著來唱。無可否認這樣比較省成本,又保留一定的戲劇元素,折衷有道。

藝評:「過河卒」——直面偷渡潮歷史的尋問者

在回歸 20 周年,距離 2047 還有 30 年的歷史時刻,歌功頌德者眾,誠實面對歷史者少。與此同時,香港本土思潮冒起,排外情緒躁動非常。而尋問者劇團,在此選擇以紀錄劇場的方式來呈現中國內地居民偷渡來港的過去。是甚麼原因、怎樣的力量驅使他們以命相搏?當終於抵達香港這片休養生息之地,這股精神力量又怎樣蓄養轉化發展?創作團隊從訪談、民間紀錄、政府文件與學術專著等資料拼湊歷史片段,窺探這群人偷渡來港的因由、方法和經歷,及在港適應、求存和扎根的經歷。以謙卑、真誠,以及講真話的欲望,來面對這段歷史。

藝評:試評「西邊碼頭」——回歸慶典下的冷酷異境

那夜,筆者與其他觀眾在門前靜待入場。當時烏雲密佈,在前身為牛隻中央屠宰場的牛棚藝術村內,在略為破落的紅磚瓦頂小屋之間,不知怎的,氣氛帶一點沉重。突然間,天空傳來轟轟巨響,工作人員解釋這是國慶煙花匯演的花火聲,大家才恍然大悟。然後,開始下雨了,愈下愈大,眾人魚貫入場。場內一片黑暗,在頭上的是黑壓壓的木造橫樑、斑駁的紅磚,演出還未開始,場外場內的氣圍已把觀眾帶進那一個冷落、殘酷、帶點原始性的西邊碼頭。

在劇作中,我們充分體會到世界以交易為規則,但亦充分感受到交易背後,人類將會失去愛與希望。人們的精神狀態也必如西邊碼頭一樣,冷酷而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