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一零」——自然與城市對話

A+A-
圖片來源:新視野藝術節
圖片來源:新視野藝術節

文:邵善怡

跨界別的創新合作,是新視野藝術節一個重要特色。多媒體音樂劇場「一零」,由台灣導演蔡明亮與香港音樂人梁基爵合作,製作成錄像結合即場音樂演奏的作品。當中的「新」可體現為兩方面,兩位從未合作的藝術人迸發出的新鮮感及兩組看似獨立出發的作品所引發的新意。

演出分三個部分,分別為混沌、二元、一意。就創作主題而言,梁基爵演後說他的音樂,是一個關於時間的演出,是對當下時間、當下環境的回應;蔡明亮錄像的著眼點,則是生活。看似各有側重,卻組合成一個富有想像空間的作品。

時間主題最能體現在劇場裝置方面,劇場上層四面欄杆上方,平均分佈昏黃燈泡,並與音叉相連,音樂敲響燈泡隨之變亮,發出區間而有節奏的「咚、咚」聲響。第一部分,觀眾於上層走道自由行走,靠著欄杆俯視梁基爵緩慢地在樓梯與座椅間活動,其間他逐次拿出漏斗與三部小型卡式錄音機,沙沙而吵雜的響動伴隨音叉發出的「咚、咚」聲,充斥劇場。第二部分走到下層,觀眾按入場前抽到的貼紙「一」、「○」,被分隔觀看豎立的巨型屏幕,並以從上垂下的大型鐘擺連接兩個空間。到了第三部分,傳統大提琴和手風琴,結合新式電子樂器的演奏,亦有著新舊融合的效果。配合前述的漏斗、鐘擺、時針運行的「滴答」聲及時針敲響的「噹、噹」聲,有著明顯的時間象徵。

圖片來源:「一零」Facebook 專頁
圖片來源:「一零」Facebook 專頁

與流動的時間相比,蔡明亮的影像更多是靜止畫面。當觀眾被一分為二觀看影像,最初的畫面只看到白色建築前一片長草隨風輕動,間或汽車駛過帶動起劇烈搖晃及隆隆車響。長時間注視以上靜止畫面,感受車聲由遠迫近,劇場音量之大使耳膜震動,觀眾彷彿被置換成眼前長草,一同感受車輛駛過的壓迫感。接下來的畫面同樣以呈現城市中被遺忘的一角為主,只是城市聲音隱去,由現場演奏的大提琴、手風琴來配合靜止的畫面,如空置廢屋、屋內雜草叢生的景象、屋內被棄置的過時錄影帶及斑駁磚牆等。這些被人們遺忘的城市舊址,象徵廢棄與過時,值得注意的是荒廢建築旁蔓生的植物,於頹瓦帶來綠意。如果梁基爵的音樂呈現了向前流動的時間,蔡明亮的錄像則是被時間拋下的舊物,在夾縫中自得地輕微晃動。

進入第三部分,觀眾安坐欣賞現場音樂與影像的結合。兩者反差甚大,動與靜,激烈與沉默,對比強烈。節奏強勁的電子音樂、鼓聲、激昂的大提琴、手風琴演奏,對比畫面中李康生上身赤裸,背靠大樹,任由旁人以手將他的臉、膊以顏料塗黑,身上色調慢慢與背後大樹融為一體。蔡明亮拍攝的影像除了李康生睡臥水池、食飯、遠望,便是自然景色的律動,最終以李康生慢慢隱入草綠樹影作結。畫面的緩慢與音樂的強烈節奏,大自然的輕微擺動與樂器的有力敲擊拉奏,藍天綠草與人為的燈光效果,以上差異形成碰撞,藉此帶動觀眾各種聯想,就像是自然與科技的一次對話。

在觀演過程中,我主要被畫面吸引,感受畫面帶來的靜謐,但也有觀眾渴望隨著節拍擺動,是融入自然還是被快速流動的城市節奏帶動,是個人取態。只要如梁基爵在第二部分唱出歌詞「I see I hear I breathe」,不論你選擇走動到哪一位置,以哪種角度欣賞,以及生活態度也好,重要是感知當下、享受當下。

劇場裝置的豐富感,場內樂器與電子音效的多元組合,與錄像上平和畫面對比而來的差異感,都在撕裂觀賞的限度。觀眾被要求隨時變換注視焦點,甚至要主動追蹤劇場內的變化,形成一個忙碌而充斥聯想的觀賞體驗。縱使音樂與錄像之間各有主題,其奇妙處就在不相融中的互相尊重與豐富聯想。

觀賞場次

新視野藝術節 2016 「一零」
2016 年 10 月 30 日  8 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協助統籌。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於 1954 年成立,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轄下團體,宗旨是集合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作多種學術、文化交流。隨著不斷發展,協會關注的範疇亦擴展至各類型的表演藝術、電影與電視以及視覺藝術。1992 年,香港成為協會的第五個亞洲分會。本會目前是本地唯一推動演藝評論發展的組織,並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藝團之一。

http://www.iatc.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