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突破「藝術節」的想像——評黑盒劇場節 2016

A+A-

黑盒劇場

黑盒劇場

文:賴閃芳(自由身戲劇顧問)

對於作為藝術家、同時亦是全職觀眾的我來說,剛過去的 10 月及 11 月簡直是疲於奔命,不約而同地好幾個中小型藝術節同期舉行,試過一個週末跑了 5 個地方看了共 7 個演出;有好些演出重疊,唯有放棄。全球的「藝術節」有飽和趨勢,單單在歐洲,藝術節數量已經比 15 年前多了 30 倍以上。以柏林為例,曾試過一年有 400 個藝術節,其節目的數量更多數倍!

藝術節化(festivalization)是全球化的另一徵兆,牽涉 3 個層面的經濟模式互相扭動,有機會產生巨大回報,不單推廣非主流的藝術形式及品牌建立,資源分配上又有優勢,因此吸引愈來愈多城市和機構舉辦藝術節。但表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走出一條可持續的道路?筆者試以香港話劇團(以下簡稱為話劇團)的國際黑盒劇場節(以下簡稱為戲劇節)為例闡述。

今屆國際黑盒劇場節以「文本霓虹,折射人文光譜」為主題。
今屆國際黑盒劇場節以「文本霓虹,折射人文光譜」為主題。

最明顯是文化經濟回報,主辦方的品牌形象提升,累積其文化資本。隔年舉辦的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節今年只是第二屆,很年輕,中型規模,但其定位及形象尚且鮮明。主打是 150 個座位內的小型黑盒作品,揀選 5 至 6 個外地及本地節目。礙於話劇團的固有形象,戲劇節所揀選的作品,實驗性質未見最強,但劇目是話劇團較少搬演的類型:例如今年有紀錄劇場、形體劇場及舞踏作品等。戲劇節能有效建立話劇團開明及前瞻的形象,樹立有容乃大的風範。

而更重要是,文化資本的流動與轉移,參與的藝術家、監製、行政與後台人員,甚至觀眾都能受惠。藝術家能爭取曝光,工作人員在跨文化工作環境下,擴闊其視野及工作模式。對於觀眾及業界,則具有教育的作用。上屆戲劇節的作品以身體為創作出發點,今屆則以「文本霓虹,折射人文光譜」為主題,帶來 6 個截然不同的戲劇文本為業界借鏡:「人聲」及「鄭和的後代」是經典的新演繹、集體創作的紀錄劇場「之前之後」、片段式的新文本「九面芙蓮達」、魔幻的「朝顏」及參節的舞踏作品「白房間」。受邀的藝術家均獨當一面,例如「人聲」的導演 Ivo van Hove 就分別於 2015 年及 16 年獲得奧利花獎及東尼獎最佳導演獎。為了向外推廣較陌生的劇種,每回演出均設藝術家座談會;若想更深入了解創作這過程,更可參加工作坊。可見主辦方藉此開拓主流以外的觀眾群,同時向現有的忠實觀眾推介優秀而較為實驗的作品,培養美感。

國際黑盒劇場節 2016 劇目「人聲」
國際黑盒劇場節 2016 劇目「人聲」

但光有文化資本回報並不夠,若美好的藝術體驗能轉化成為消費的動力,有利延續戲劇節,甚至劇場的生命力。因此,另外兩個層面亦非常重要。

首先是貨幣經濟回報。有人說,城市就是舞台,藝術節就是演出,遊客/市民就是觀眾,帶動的相關消費,可以十分龐大。戲劇節以座位數量估計,觀眾群約 5,000 人。今年筆者 6 個節目都有出席,除了「白房間」外,另外 5 個節目的入座率相當高,可見有其市場。但光看這 5,000 人的票房回報,當然會肉痛,因根本收不回成本。雖然香港話劇團作為九大團之一,擁較多資源,但要在恆常支出撥出經費,營運一個國際戲劇節負擔不輕,著實勇氣可嘉。生產周邊產品來補貼非唯一出路,也可以是人才、服務甚至作品的推銷。例如配對有名海外導演與本地藝術家共製,借力推廣本地劇作/藝術家?長遠能否借戲劇節的名聲吸引海外賣家,推銷本地製作賣埠?甚至吸引投資者或捐款?

國際黑盒劇場節 2016 劇目「鄭和的後代」
國際黑盒劇場節 2016 劇目「鄭和的後代」

要吸引更多資金回報,提升公眾對戲劇節的注意度猶為重要。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為新經濟學,有名的諾貝爾獎得獎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在對當今經濟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時也指出:「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注意力跟能見度不同,到處宣傳亦無法保證受到注意,要向對的群眾發出適合的資訊。再者,有太多電影、書本、音樂及演出需要大家關注,而且很多是免費的;就算能得一時的注意亦不代表永遠,有機會被海量的訊息淹沒。當賣家多於買家,提升可尋性(findability)及辨識度,主動出擊,維持大眾的注意力是重要的資源。戲劇節有宣傳小冊子,在主辦方的網頁分頁裡有資料,有深度文章,也可能賣了廣告再加數篇報章訪問。這是一向業界的宣傳策略,但除此以外,長遠地能否改善網頁設計,重整內容分類及界面,突出關鍵字及主題以加強可尋性?除了紙品宣傳或廣告,宣傳策略能否更進取?製作與宣傳的資源比例有調節空間嗎?潛在的觀眾群在哪?怎能讓他們見得到?演出過後的討論能否延續,甚或轉移到主辦方的其他項目?觀眾的注意力能否維持?

以上 3 種經濟模式環環相扣,互相影響:提升注意力可以產生更大金錢回報,但是需要本錢去做好第一步;文化資本並非有金錢有注意力就可以提高,太多或有反效果。而大眾的文化資本,是藝術行業改善收入及提升注意力的必要條件。國外很多藝術節的營運只著眼金錢回報,參節方法架床疊屋,阻礙新晉藝術家進入,只優待國際著名的藝術家及作品。策展人需要平衡外國及本地藝術作品,既借助明星效應提高對本地藝術家的注意,又維持藝術節的多元性。

藝術節的雛型,的確為大眾引介作品,但發展至今,它的功能可以更全面而流動。近年民間自發的藝術節很多,為兒童或家庭而設、為社區營造或充權,規模小但走冷門市場策略,都搞得有聲有色。不單是黑盒劇場節,其實康文署甚或香港藝術節等大型節目籌劃,都需要擴闊「藝術節」的想像。

以上圖片來源取自國際黑盒劇場節 2016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於 1954 年成立,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轄下團體,宗旨是集合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作多種學術、文化交流。隨著不斷發展,協會關注的範疇亦擴展至各類型的表演藝術、電影與電視以及視覺藝術。1992 年,香港成為協會的第五個亞洲分會。本會目前是本地唯一推動演藝評論發展的組織,並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藝團之一。

http://www.iatc.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