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疫情仍在世界蔓延之際,德州農工大學管理學教授 Anthony Klotz 首先提出了「大辭職潮」現象,更預計大辭職潮「可能會帶來持久變化」。不過到了 2023 年,不同媒體陸續斷言大辭職潮已經終結 —— 大批勞動力正返回疫情前的工作崗位。就連 Klotz 本人也承認,大辭職潮「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辭職率大幅下降,「就像疫情從未發生過一樣」。
辭職
|共4篇|
張樂芹:「大辭職」浪潮下,老闆們應如何應對?
疫情未定,但工作模式的演化趨勢已成現實,如果要保持公司在未來的競爭力,我們現在就應該重新制訂相關的人才政策,放膽摒棄舊有的工作思維,以新心態迎接新常態。
2021 年,全球在躺平的一年?
今年,中國其中一個關鍵詞當數「躺平」,年輕人決定「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娃、低水平消費」,「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中國資本家賺錢的機器和被中國資本家剝削的奴隸」。而這個現象已經不單單在中國出現,多個發達經濟體都在 2021 年出現大辭職潮,人們都在反思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Mo 爸:有眼淚的道歉,你又收貨嗎?
早前社會上有一個熱話:甚麼才是「真誠的道歉」。英國首相文翠珊上任不足 3 年,於 2019 年 5 月含淚宣佈辭職,並向英國人民道歉。她的道歉在英國人眼中夠真誠嗎?大家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