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令自己真心相信謊言,或者有悖常理 —— 一個人怎能持有互相矛盾的信念?但現實中自欺欺人十分普遍,有時更會因而得到利益,卻可能作出一些不道德行為而「問心無愧」。「預期效應」一書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指,自欺欺人背後有眾多因素驅動,人們可以嘗試洞悉這種行為會否影響自己行事,免被自我感覺良好推進錯覺深淵。
工作
|共275篇|
被標籤的後果:幹無聊工作即無能?
判斷一個人是否無聊,有人會從對方的工作與嗜好入手。不過,「無聊」有評定的標準嗎?一些令人覺得枯燥的職業或興趣,在部分人眼中可以有趣;人們對無聊本身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或會導致先入為主的偏見。早前發表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PSPB)的研究表示,一旦被人定型為無聊,會帶來負面人際關係後果。
張樂芹:「大辭職」浪潮下,老闆們應如何應對?
疫情未定,但工作模式的演化趨勢已成現實,如果要保持公司在未來的競爭力,我們現在就應該重新制訂相關的人才政策,放膽摒棄舊有的工作思維,以新心態迎接新常態。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投行外匯 Sales 都要識 API?簡介 eFX Sales 工作
投資銀行裡面的工種眾多,當中 eFX Sales(電子外匯銷售)屬於 Sales & Trading(即炒房)其中一類工種,他們跟傳統 FX Sales 不同的地方,在於客人的需要不同。
Meiling:星洲有個踢拖上班的政府部門
要一群 20 多歲的 Z 世代不入谷歌入政府,並不容易,要由政府領導他們,更是挑戰。李鴻毅還要背負「李顯龍」兒子的身份,在這個與別不同的部門,吸納不受權力掌控的人才,少一點胸襟,放不下身段,也做不到。
在冰天雪地,與企鵝共度美好時光
隨著各地航空旅遊業開始恢復,英國一間慈善機構亦為旅人提供另類工作假期機會 —— 前往南極進行郵政、建築物維修等工作,並為長期科學研究觀察企鵝活動。雖然要面對極地艱苦的生活環境,但曾參與計劃的人指,這絕對是一趟值得嘗試的旅程。
認知彈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混亂失當的防疫政策,難免令市民質疑決策層的智商(IQ)。但從心理學上討論,說他們智商低恐怕不夠準確,他們欠缺的更可能是「認知彈性」。
普京等領導人應學的事:謙虛、知所進退
知所進退,無論在職場、情場還是戰場上,也是一個人要學習及達到的境界。「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Henry Mance 直言,「在面對尷尬的失敗時,退出是真正的智慧,普京應學懂這一點」,並以美國歌手桃莉巴頓(Dolly Parton)為例,說明知所進退的重要。
在家工作如何放鬆?做家務
在家工作的漫長日子中,家務不再像以往般是苦差,反而逐漸成為減壓運動。焦慮時暫時擱下工作,稍為整理辦公桌、摺衣服、洗碗或吸塵,可以為上班族提供暫時分心的機會;將物件整理好後,眼前不再凌亂,似乎也更能專注工作。
【烏克蘭戰爭】波蘭贏得美譽,下一輪危機正在蘊釀
烏克蘭戰爭已爆發一個月,抵達華沙的難民未有減少。這次危機中,波蘭對鄰國的人道援助贏得國際讚譽,也令世界暫時忘記其屢與歐盟唱反調的形象。不過,波蘭目前已接收 210 萬難民,數目仍持續增加。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民眾開始感受到資源緊絀的壓力,希望得到更多官方援助。
你家居顏色如何,你工作情緒也必如何?
目前很多人都要在家工作,但又抱怨家中環境不適合辦公,關鍵可能在於家居顏色,有時無印式的素色設計未必是最好,略加黃藍點綴,反而有助我們提振精神,有建築設計師就分享當中的用色心得。
當你被標籤為無趣……
生活中遇到無趣的人,相處起來確實是一件苦差。但有時人們之所以會認為他人不有趣,可能只是源於偏見。近日就有研究發現,人們對某類工作、嗜好及特徵帶有刻板印象,由此判斷他人無趣,所謂「無趣者」亦因此面對更多人際問題,甚至連能力也被質疑。
在家工作中,消失的同事互動時光
辦公室同事之間有甚麼互動?茶水間閒聊、切生日蛋糕、下班順道走一段路?在家工作愈趨常見,對不少人來說,除非與工作內容有關,否則也就沒有理由尋找那些原本只會在辦公室出現的同事。但英國廣播公司(BBC)提醒,同事互動是辦公室日常中不起眼但很重要的一部分,失去互動已產生不同影響。
林喜兒:生活割離術 —— 我有兩個
像 Mark 那樣,一踏進辦公室就像變了另一個人,工作與私生活互不相干,這就是理想的 work-life balance 嗎?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外判成風,香港銀行家何去何從?
這樣一來,本來在香港或新加坡的 permanent staff,整個團隊的職員預算,便可以全部除去,並在人工較便宜的國家聘請更多人手。外判一般可以為銀行節省 20 至 30% 成本,進取的銀行甚至可以省卻一半的營運成本。
為工作,印度青年遠赴加國
印度失業率持續高企,年輕人在國內求職無望,紛紛萌生去意。據路透社報道,旁遮普邦一間外國簽證代辦機構 Blue Line 近年生意激增,每天處理大約 40 名客戶申請。任職該機構的顧問 Lovepreet 坦言:「這份工作我已做了 4 年,我今年或明年也會去加拿大。政客們不斷承諾向我們提供政府工作,卻從未兌現。」
法羅群島,如何成功留住人口?
漁業是法羅群島主要產業。對當地出生的年輕、高學歷人士而言,外面天大地大,法羅群島或許留不住自己。當地一直嘗試推動經濟多元化,藉此留住年輕島民。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隨著群島經濟蓬勃發展,這個丹麥偏遠地區的人口增長強勁 —— 9 年內人口增長 12%,現在約有 53,613 人定居。
【Soul Monday】「眾籌」年假,助同事提早退休
64 歲的 Alfredo Lupi 在意大利一間工廠任職雜工,本來只要再工作兩年多便能榮休。但自幼所患的認知障礙愈加嚴重,令他難以繼續上班,可若提早離職,則會失去養老必需的退休金。全廠上下看在眼裡,決定送上一份厚禮:「眾籌」得來的 20 個月年假。
2021 年,全球在躺平的一年?
今年,中國其中一個關鍵詞當數「躺平」,年輕人決定「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娃、低水平消費」,「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中國資本家賺錢的機器和被中國資本家剝削的奴隸」。而這個現象已經不單單在中國出現,多個發達經濟體都在 2021 年出現大辭職潮,人們都在反思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哈佛畢業生答不出的問題!解構投行「無厘頭」邏輯題和其他面試貼士
對於這些題目,考官並不在意答案是否準確,而是想看考生 think loud,有條理地闡述思考過程,怎樣得出計算結果,讓考官看到你的腦袋可以在壓力下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