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是第一齣涉及到台灣政治事件「二二八事件」的電影,首次公映亦是於解嚴之初,不論在政治或藝術層面,都是開創先河的電影。它不但觸及 1940 年代末的官民衝突,而且勾勒一種深層次的身份詰問。
二二八事件
|共4篇|
陶傑:台灣的第一個特首
中國歷史教科書,大量政治滲透,由於指述事件要點,簡化細節,許多事情,許多人,至今日尚不知底蘊是非。
自由:一種生活態度
編按:你抱著何種生活態度?如果說每每擔驚受怕自己犯法(錯),或者怕被警察抓,這是否生活態度?鄭南榕慷慨就義的生活態度,雖非人人接受,況且社會亦未必能在一時三刻改變,但把其精神融血,為我們清除心中不必要的障礙(恐懼),達至自由,卻是可行之法。於香港而言,更是出奇地合用,例如可以在「百分百自由教戰手冊」中,有關該書緣起之文,把地點改成香港,事件轉為香港近年政治事件,別有一番體會。
鄭南榕殉道記
編按:2016 年,「書」成為全香港甚至世界的關注點,一間書店仝人的下落,讓人意識到香港言論自由愈漸萎靡。「獨不獨」議題視為禁忌,有論述香港族群的書被打壓。而此等荒誕劇,卻原來曾在數十年前的台灣上映:鄭南榕,80 年代台灣政府多次查禁他所創辦,批評時政黨外雜誌。他堅持,「獨立」的主張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更有名言「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以及「國民黨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最後他殉道以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