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是第一齣涉及到台灣政治事件「二二八事件」的電影,首次公映亦是於解嚴之初,不論在政治或藝術層面,都是開創先河的電影。它不但觸及 1940 年代末的官民衝突,而且勾勒一種深層次的身份詰問。
台灣
|共213篇|
從筆電賣到能量飲品與佛珠,宏碁的轉型之路
自 2014 年以來,宏碁從筆電做到能量飲品、保健品、佛珠、手鏈等,跨界之大令人咋舌,沒人想到正是這樣的「不務正業」,拯救了這家老公司。
2023 年全球 10 大高危火藥庫(下)
普京肆意入侵烏克蘭,逆轉全球局勢走向,適逢佩洛西高調訪台,中國以前所未見的大規模軍演回應,一度引起國際疑慮。新一年,國際危機組織(ICG)盤點全球 10 大值得關注的危機中,台海局勢再次榜上有名。
專訪「絕命青年」—— 寫給命不該絕的青年們
在疫情加上政治動盪的兩年,香港沮喪且迷失,有留下的人,也有離開的人,香港獨立樂隊「雞蛋蒸肉餅」的原團員 Soft 和 Soni 屬於後者。她們在 2021 年收拾行裝,踏出了前往台灣的旅途。在異地重新踏上舞台,由原來的四人樂隊變成二人組合,她們為自己改了一個破釜沈舟的名字 ——「絕命青年」。
台積電在鳳凰城設廠:美國新工業政策
隨著俄烏戰爭持續,台海危機升溫,在日漸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之下,美國大力推動「友岸外判」政策,希望與盟國就重點高端產業,建立一條龍生產線,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近日,世界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就加大在美國的投資,於亞利桑那興建新廠房,其於當地投資總額將達到 400 億美元。
吳蚊蚊:但願人長久
現代人有各種科技和廉價航班,不知何謂距離之苦。到現在真切地明白,一家人齊齊整整在家過節團圓,是有多麼不容易。隔著一面牆、一塊玻璃,拿起話筒,最近即是最遠。
茶里:關於用創作賺錢這回事
「你做網絡創作?那能維生嗎?」這是我在香港做創作時,聽過最多的話。
在清零與共存之間:亞太國家的第三條抗疫路線
8 月 12 日,香港縮減入境隔離限制至 3 日酒店加 4 天居家隔離,不過仍然保留「健康碼」、「安心出行」、「口罩令」、「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過去兩年多,世界可以劃分為「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大路線。學術平台「外交家」雜誌的評論指出,日韓澳紐新等亞太國家正走上第三條路線,以常理抗疫。
茶里:香港及台灣的神奇校規
我們都知道,校規的重點根本不在於內容,而是學校要透過校規來訓練學生的服從性,以便日後有一群「溫馴乖巧」的齒輪可用。所以像是「髮圈只能用某幾款顏色」、「襪子不能穿黑色」等規矩,雖然仔細一想有點莫名其妙,但也無傷大雅,大家從小都在乖乖遵守著。
紀浩基:「異域」—— 一種漂泊的宿命
筆者年輕時讀到柏楊的報道文學「異域」,當時還是以筆名鄧克保來發表,而鄧克保就是書中的第一身,記述 1949 年國共內戰,最後駐紮在雲南,由李彌將軍所率領的國軍第八軍,跟共軍交戰後,退守泰緬邊境叢林的血淚故事。
最接近台灣的日本與那國島,如何面對中國軍演?
中國解放軍持續在台灣周圍軍演,上週四日本政府曾表示,有 6 枚中國彈道導彈落在日本西南島嶼附近水域,其中 5 枚在日本專屬經濟區,1 枚在與那國島附近。中方此前認為,中日海域尚未劃界,所以沒有中方軍事行動位於或者進入日本專屬經濟區的說法。隨著台海局勢緊張,日本最西端、距離台灣最近且有民居的與那國島,無可避免將受影響。
解放軍學到甚麼?
中國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沿海進行軍事演習,回應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對於解放軍史無前例接近台灣的軍演,有軍事專家認為,中國主要是想藉此測試自己的軍事改革成果,以及協同作戰的能力。一直以來,久無實戰經驗,但努力向美軍現代戰爭方式學習的中國,正面對甚麼挑戰或局限?美國對中國軍事實力的瞭解又是否充足?
1960 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訪台記
多間媒體盛傳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會在 8 月份率領代表團訪問台灣,事件引起中國政府不滿,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敦促美國國會要嚴格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又聲言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其實,即使是 1979 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前,該國也甚少高級官員到訪台灣,其中一個經典時刻是 1960 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訪台。
吳蚊蚊:夏夜晚風 —— 芝加哥
找台南的好友吃飯喝酒,說起他以前在美國的生活與工作。他還是比較喜歡台灣,所以就選擇回來退休了。我說,我也去過美國玩呀,芝加哥的夏日很好,湖水都是冰涼的,而且晚上有免費的電影放映會或音樂會。當年在公園的草地,背包連小地蓆都有帶,再買一份咸豬肉片和 snapple 蜜桃茶,很寫意。每個晚上都在 Facebook 放園遊會、賣物會的照片。
茶里:台灣人總說,我們台灣很小
每一次只要在台灣人面前提及「台灣真的很大欸」,他們的反應一定是瞪大雙眼,回你一句「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說」,屢試不爽。
【展覽】幽魂鬼怪聚起來!特展「亞洲的地獄與幽魂」
未開始展出,已在網上及媒體有一定的熱度,莫過於台南美術館特展「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皆因一張清代的殭屍展品照片,衝擊大眾的視覺神經及好奇心。顧名思義,這特展是有關於鬼魂、地獄、眾神、信仰,美術館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傳統文物、流行文化創作及藝術作品,「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數個世紀以來亞洲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想像」。究竟在不同地區,大家怎樣看待鬼神之說?
茶里:台灣妹子眼中的香港男生
雖然我在台灣的朋友不算少,但通常都是以聚會形式與兩、三人,甚至是一群人外出,鮮少有這樣一對一說話的機會。為了減低自己的緊張感,我在各個社交平台上事先向讀者們徵求問題,看看他們有沒有哪些想要了解的。然而收到的回答,除了是一堆莫名其妙的數學問題外(深田老師的影響),還有一個是香港男性讀者們都熱切期待能得到回答的問題,那就是:「台灣的妹子怎麼看香港男生呢?」
茶里:為何不要在台灣人面前喊餓?
為何我會知道那麼多?因為我在台南剛下火車,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好餓」後,朋友們立刻飆車(利申:在法定的車速下)把我帶到不同的店家,每個人都用他們各自的食物配方,一人一碗把我塞飽,讓我從此不敢在台灣朋友面前喊餓。
【展覽】過百真跡呈現達利的「瘋癲・夢境・神曲」
2022 年初,台灣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展覽 :「瘋癲.夢境.神曲 —— 天才達利展」。畫家達利與畢卡索、米羅被譽為西班牙 20 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藝術家;達利以超現實主義的作品而聞名。這次展覽除了有其知名作品之一「記憶的永恆」,即軟化了的鐘錶畫像,亦有達利繪製的「神曲」詩篇全系列一百幅畫作等。展場設計融入「踏在夢境中的現實」概念,真跡與環境佈置相配合下,主辦方希望觀眾能有一個沉浸式的超現實體驗。
捷克藝術家慕夏 —— 逾百年的「線條的魔術」
雖說疫情有緩和跡象,香港不少畫廊及展廳仍選擇暫時關閉,或把展覽改為網上版。疫情下,各地藝術活動又是怎樣的呢?這次帶來台灣的展覽「永恆慕夏 —— 線條的魔術」特展。即使暫時去不了觀賞,也可讓眼睛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