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光責備自私自利的媒體於事無補,人民對於他們有「知」的權利尚未全面覺醒,甚至人民對於其基本人權遭到剝奪與限制都不痛不癢的時候,言論自由的真正實現無異高調。
鄭南榕
|共7篇|
【書摘】鄭南榕:戒嚴就是軍事統治 —— 第 38 個戒嚴的年頭
38 個年頭以來,蔣家政權又何嘗不是建立在槍炮、刑具、鎮暴車的恐怖陰影上面。這是十足的軍事統治,是最沒有人道的那一種。而我們卻任它耀武揚威地進入第 38 個年頭。
【書摘】鄭南榕:挺身而出,才能使獨裁者無膽施暴
政權權力並不是神祕抽象的神話,事實上它透過各種符號、儀式、甚至人物而變得十分具體。警察、官吏、鎮暴車在在都令一般市井小民發毛。
【書摘】鄭南榕:槍口之下,我們依然爭取 100% 的言論自由
這使我們不得不再向這批「黨外人士」指出:言論自由絕不可以用政治尺度來束縛。
【書摘】鄭南榕:解散警總才算解嚴
警備總部的勢力確實是無孔不入。他們像一群沒有臉孔的人,既不是我們的鄰居,也沒有人交過這種朋友。然而假使你在沙灘上走得遠一點,冷不防從岸邊的林子裡殺出兩條狗來,嚇得你沒命的跑,那狗就是警總的海防部隊養的,放狗咬你的就是警備總部。
自由:一種生活態度
編按:你抱著何種生活態度?如果說每每擔驚受怕自己犯法(錯),或者怕被警察抓,這是否生活態度?鄭南榕慷慨就義的生活態度,雖非人人接受,況且社會亦未必能在一時三刻改變,但把其精神融血,為我們清除心中不必要的障礙(恐懼),達至自由,卻是可行之法。於香港而言,更是出奇地合用,例如可以在「百分百自由教戰手冊」中,有關該書緣起之文,把地點改成香港,事件轉為香港近年政治事件,別有一番體會。
鄭南榕殉道記
編按:2016 年,「書」成為全香港甚至世界的關注點,一間書店仝人的下落,讓人意識到香港言論自由愈漸萎靡。「獨不獨」議題視為禁忌,有論述香港族群的書被打壓。而此等荒誕劇,卻原來曾在數十年前的台灣上映:鄭南榕,80 年代台灣政府多次查禁他所創辦,批評時政黨外雜誌。他堅持,「獨立」的主張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更有名言「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以及「國民黨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最後他殉道以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