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

|共32篇|

恐懼:同時驅動利他主義的情緒

很多人會把恐懼歸類為負面情緒。坊間有很多慰藉心靈的書籍和網絡文章,鼓勵人們要克服內心恐懼,以建立豐盛人生。每個人都會有感到害怕的時候,這是本能反應,但不是很多人會明白恐懼的本質。喬治城大學心理學教授 Abigail Marsh 的著作 Fear Factor 就嘗試解釋恐懼情緒如何影響人類的行為,有時候甚至令人作出利他行為。

德國人的恐懼

無論國內外,德國似乎都是「儲蓄冠軍」(Sparweltmeister)—— 帶領歐盟達成協議,制定 7,500 億歐元復甦基金(Recovery Fund)聯合發債計劃;國內的人習慣儲蓄,經常賬戶盈餘是發達國家之首。惟這儲蓄的習慣,未必全是好事。著有「德國最短歷史」的英國歷史作家 James Hawes,批評德國在烏克蘭戰爭上逃避自己的責任;他認為該國一直受自身,尤其是來自社會民主黨(SPD)的恐懼籠罩。

抗疫的公共行政學:訴諸恐懼已不合時宜?

公共衛生是一門跨領域的學問,除了醫學和微生物學外,也涉及公共行政的知識。政府要透過各種工具,調節大眾的集體行為。例如政府會透過訴諸恐懼,令市民遵從衛生指引。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Amy Lauren Fairchild 和哥倫比亞大學社會醫學教授 Ronald Bayer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認為這種方式已不合時宜,而且會有反效果,醫學討論應回歸實證。

疫症:硬漢如海明威也怕得要命

今年較早時候,網上曾流傳「大亨小傳」作者費茲傑羅在 1918 年流感大流行寫下的信件,內容提到海明威無視「社交距離」:「此時,要避免到公共場所,確是令人非常沮喪。即使是酒吧也得避免,我也是這樣告訴海明威,但他還是往我肚子打了一拳,我問他有否洗手,他說沒有。他就是那種會拒絕遵守規則的人,就是這樣。為甚麼?他認為這種病毒只是流感而已。」信件最後證實是美國小說家 Nick Farriella 摹寫,有此想法,或因為世人都認定海明威是硬漢,既愛鬧事,也愛說謊,就恰似現今疫下拒絕遵受防護規則的人,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為何會抗疫疲勞?

較早前,本地武漢肺炎疫情稍為緩和之時,政府宣佈室內聚集人數不設限。但隨著疫情反彈,據報旺角雅蘭中心出現至少 5 人染疫的「慶回歸群組」—— 在今夜不設防的宴會,多達 300 人同歡唱齊慶賀。市民經歷長達半年的抗疫,並一度成績不俗,但為何會逐漸鬆懈、出現「抗疫疲勞」?

東德國安部門史塔西 —— 監控如何「分解」反對力量

1950 年,東德成立國家安全部,即「史塔西」(Stasi)。直至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為止,東德人近 40 年來一直在史塔西的監視下生活。以剷除「階級敵人」為名的監控工具,如何監視、控制人民生活,進而破壞抗爭力量?

疾病心理學:過度恐慌有用嗎?

武漢肺炎爆發後,全城人心惶惶,香港人恐慌性搶購物資,口罩、紙巾、消毒用品盡掃一空,人們不敢出街,很多教學和經濟活動都受到影響。不少專家指出,人們這次是反應過度了,武漢肺炎傳播能力很強,但即使不相信內地數字,海外個案的死亡率也遠低於沙士和中東呼吸道綜合症。反而,今年流感浪潮已經在美國奪去上萬人性命,香港政府亦未公開有關數字。然而,也有不少專家提出相反意見,恐懼是應該的。

區隔不可怕,人類最恐懼是同質化?

古往今來,無數哲人都夢想要建立一個摒棄邊界、和諧平等的理想世界。但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奇絲(Holly Case)卻提出異議,她宣稱人類並不真正懼怕有區隔而分裂的世界,人類真正的恐懼是差異被消弭,萬事萬物喪失獨特性的同質化世界,這種恐懼甚至是超越左右翼政治分野。

如何暫緩不斷反芻的創傷經歷?

在風雨飄搖的日子中,經歷過不同程度創傷的人,創傷恐怕在往後的日子都會揮之不去,出現「反芻思考」(Ruminating Thoughts):個人的消極經歷及感受,過度侵擾思緒,像是過去經歷的創傷等,在腦內不斷重複出現。許多心理健康狀況,包括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創傷後遺症,都與反芻思考有關。

鬼屋無鬼,何以嚇人?

每年慶祝萬聖節,除了扮鬼就是「撞鬼」。光在美國,每年就有 5,000 間鬼屋供人「被嚇」。但為何長久以來,它們的建築和佈置均是大同小異?原來這與心理學大有關係。專家指出,那些鬼屋的標準特徵,能觸發大腦的警報按鈕,為人提醒潛在的危險,促使我們謹慎行事。

在菲律賓,坐牢反而更安全?

菲律賓一間監獄早前被揭發因行政失誤,令一批在囚重犯意外獲釋。總統杜特爾特隨即警告,這批囚犯若不自動投案,警方就會把他們捉回牢房,即使生擒不成也要見屍,結果 2,221 人正式投降。奇怪的是,官方數字顯示獲釋囚犯僅得 1,914 人。這是否代表有 307 人,放棄自由「自投羅網」?

【怪獸家長心理學】威嚇責罵有損兒童身心?

曾幾何時,責罵威嚇被視作管教兒童的必要手段,但時移俗易,現今家長普遍都不敢讓兒童暴露在任何恐懼之中,結果成就「怪獸家長」的出現。究竟這種心態是否矯枉過正?轉變又從何而來?研究恐懼文化的知名社會學家 Frank Furedi 追本溯源,從心理學和教育學潮流,解釋西方育兒心態的轉變。

險中無懼

“Let me not pray to be sheltered from dangers, but to be fearless in facing them.”
— Rabindranath Tagore, Winner of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讓我不祈求免於凶險,但求無懼地面對。
— 泰戈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