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業

|共5篇|

廖康宇:人工智能打到嚟,香港九龍新界無得避

在現今這一個資訊氾濫的年代,廣告以及其他免費資訊無限量衝擊消費者,品牌的宣傳攻勢要突圍而出,並不能只靠「創意」或「內容」,必須有策略地針對消費者接收廣告及產品時的個人體驗。當 AI 可以和人類畫出同一樣的圖畫、寫出同一樣的文案,廣告人創作廣告時要問自己的問題不再是 What,而是 How?

廖康宇:廣告其實做啲乜?超過半世紀的大辯論(二)

相比起上一世紀,傳銷知識由廣告公司壟斷,廣告客戶相信廣告公司比自己更了解消費者;隨著傳理課程在大專院校愈來愈普及,以及廣告客戶向廣告公司挖角,客戶由以前習慣長期依靠廣告公司,變成只將部分工作外判及短期項目化。廣告公司要同客戶角力,必須建立一個「專業廣告人」的身份,否則再難以服眾。

廖康宇:廣告其實做啲乜?超過半世紀的大辯論(一)

雖然與廣告業相關的大學課程愈開愈多,但要成為廣告人卻不需要有傳理相關的學位。廣告公司一直相信混合不同背景的從業員,有利於創作及產生新意念。而且在傳理課程大行其道之前,上一代的廣告人大多都沒有於大專院校接受廣告訓練,加上之前所講廣告業涉獵的範疇非常之廣,要建立一個「專業廣告人」的身份是非常困難。

廖康宇:廣告最緊要有創意?但教主唔係咁諗

近來網上流行分享泰國廣告,就連本地龍頭媒體「100 毛」都要仿效。泰國的廣告大賣溫情,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叫人無不動容。而且題材新穎:時有愛情、時有驚慄,天馬行空,甚具創意。一般人想起廣告創作,必定會覺得創意是最重要。但美國廣告界教主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曾經在著作 Confession of an Advertising Man 中指出,他不會接受他的員工以「創意」來形容他們的工作。奧格威認為在廣告行銷當中產品是最重要,一個好的廣告應該要令觀眾留意產品,帶來銷售效果,而並非令觀眾沉迷於廣告本身。

廖康宇:從毛記上市看廣告行業轉變

「100毛」母公司毛記葵涌在一片歡呼聲中招股上市,引發超額認購,世俗對新媒體行業的未來充滿憧憬。另一邊廂,全球最大廣告上市集團 WPP 錄得過去 20 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虧損,市值蒸發近 200 億港元,投資者及從業員無不叫苦連天。廣告公司之間的盈虧除了是商業角力,當中亦反映了媒體行業的發展及從業員價值觀的世代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