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來到 21 世紀,社會比從前富裕,但是我們的世界依然充滿戰亂、饑荒甚至是種族滅絕等人道危機。在這些危機中,傳媒扮演關鍵作用,令資訊流通,向世人揭露真相。傳媒要維持業務,就要倚仗廣告收益,但是通訊社 The New Humanitarian 就報道,很多廣告方程式會自動避過嚴肅、負面的新聞,變相打擊人道危機的報道工作。
廣告
|共87篇|
抗疫的公共行政學:訴諸恐懼已不合時宜?
公共衛生是一門跨領域的學問,除了醫學和微生物學外,也涉及公共行政的知識。政府要透過各種工具,調節大眾的集體行為。例如政府會透過訴諸恐懼,令市民遵從衛生指引。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Amy Lauren Fairchild 和哥倫比亞大學社會醫學教授 Ronald Bayer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認為這種方式已不合時宜,而且會有反效果,醫學討論應回歸實證。
邊瘦身邊轉型:遍體鱗傷的媒體
近年來,Facebook 和 Google 各自承諾出資 3 億美元支持美國新聞出版業。隨著疫情重創經濟,Facebook 表示,將加速向陷入困境的地方報社提供 2,500 萬美元的緊急撥款。但這種魅力攻勢並沒有贏得所有人的支持。
新世代貨幣:情緒
科技進步,不少人依賴網上服務記錄及調整日常生活,在封城期間更漸漸成為大趨勢。在數以百萬計的手機應用程式中,除了監察睡眠、經期、飲食營養及經濟狀況的工具外,幫助用家管理情緒的服務亦隨之冒起,相關數據亦因而成為最炙手可熱的貨幣。
疫情持續,重新營業的餐廳該如何宣傳?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重創經濟,尤其是一度被迫停業又重開的餐飲公司,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期,不知該如何對外宣傳。
廖康宇:海洋公園的本土與不本土
單純從顧客體驗角度出發,海洋公園的「本土情懷」是絕對失敗,並且叫人作嘔作悶。失去本地人口支持,出現持續虧蝕是可以預見的。
「旅遊達人」變「居家達人」:KOL 如何把握疫市商機?
KOL 以分享生活經驗與心得維生,內容製作與收看人群,是成功的關鍵所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各種活動停頓,觀看網上內容的觀眾群則爆炸性增長;對業界而言,這到底是福還是禍?
【無關肺炎】冠狀梳打酒,不喝嗎?
新型冠狀病毒遍及六大州,從多方面打擊全球飲料市場:一方面中國生產線受疫情影響而減產,另一方面食肆酒吧生意不景,酒類需求減少。此外還有一種不幸:撞名。
【小便寧靜】如廁也有廣告的法國
法國里爾(Lille)街頭,電子廣告板無間斷推銷各種商品,光彩奪目的內容令人難以迴避。一群示威者受不了疲勞轟炸,毅然用白色油漆塗鴉廣告,或以巨型紙張覆蓋,然後再「流水式作業」,轉戰至地鐵站等其他地方的廣告板前重施故技。「眼不見廣告為淨」,是他們的抗爭目標。
【Instagram 新政】隱藏讚數,不是讓你心靈健康?
社交媒體 Instagram 有新動向,但並非新增功能,反而是收回特色功能:不再顯示「讚(Like)」的數目。現先從加拿大開始測試,再擴展到另外 6 個國家,包括日本及澳洲等,最終或完全取消顯示讚數的功能。這雖然有利於用戶心理健康,卻可能令平台失去基本特色,也影響當中的商業運作。「華爾街日報」就有專文探討當中優劣。
Moyashi:數碼世界的食文化
香港太興茶餐廳播出新廣告,再想像香港高密度大廈的城市風景,描繪數碼朋克風格的 30 年後香港。主題據講,是未來世界中各種事物都可能是虛假,但惟有太興的味道是「真」。筆者稿費微薄,吃不起太興,對其食物的味道不予置評,本文想討論的只有廣告本身。
為了保護私隱,上網該用 IE、Firefox?
Google 的網絡瀏覽器 Chrome,以更快的速度及個人化服務 ,取代當年的瀏覽器代名詞 Internet Explorer(IE),成為最多人選用的瀏覽器,近年卻因牽涉私隱問題,為人詬病。弊病提供新機會予其他公司,令老牌瀏覽器 IE 及 Firefox 等重新以私隱為先作招徠,再次吸引用戶。
【香港文摘】銀模.無限:訪老正工作室
Dave 推門走進我們的辦公室,我無法第一時間聯想到他就是那個今天要來拍照和受訪的 73 歲模特兒。Dave 步履輕盈,沒有化妝,但臉上不太找到 70 歲應有的皺紋,身上的裝束平整素靜,講究細節,絲毫不見一丁點老氣。Dave 今天的拍擋是 Jean,Jean 沒有掩飾一頭濃密亮麗的白髮,說起話來則發現是個含蓄優雅的少婦。我想沒有人能夠把「老」字放在他們身上。
包大人:政策倡議 —— 最佳的廣告公關策略
國泰今次可謂大獲全勝,事情亦反映了,社會政策倡議,已成為最佳的廣告公關策略。
德國公關災難:鼓吹歧視的「幽默感」
從前一名德語老師直接跟我說,一般德國男女對亞洲女性都有誤解,加上對比起土耳其地區的移民,亞洲(東亞/東南亞)女性在德國社會屬非常少數;相比起德國的穆斯林或是難民,東亞或東南亞社群組織比較少及低調,聲音往往受忽略。即使是嚴謹的德國人,一談論亞洲女性就覺得可以放低標準,明目張膽。
林宇:超然的大國審美觀
當普世價值支持每一個人即使各有瑕疵也仍然可以漂亮自信,大國人卻絕不認為如此。最大的原因簡單不過,因為完美無瑕,才是大國的基本與平常。
健康醫療界的五大獨角獸(下)
綜觀全球目前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健康醫療新創公司,不難發現這些獨角獸幾乎都是跨界結合的結果,例如以醫療結合資訊及通訊科技,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基因資料、機器學習等,主要應用在醫學影像判讀、基因測序、藥物開發上,透過協助醫生診斷,降低誤診, 提升治療效率與精準度,或是加速藥廠藥物開發時間,創造高度價值。
極速「下架」的政治廣告:重新思考移民問題
貌似鼓吹種族隔離的廣告,實際是去年 11 月才成立的新政黨「愛沙尼亞 200」的宣傳廣告。「在愛沙尼亞人民面前舉起一面社會之鏡,揭示我們社會的痛處。」黨主席 Kristina Kallas 解釋:「對廣告的反應正正顯示,這是一個痛處。」廣告劍指的是現時愛沙尼亞的種族「隔離」現象。
唐明:Burberry 的諷刺只差一個微笑
我絲毫不覺得這個廣告有辱華的意思,應該不是我特別遲鈍,而是這種造作風格,乃是時裝廣告常見的套路,有關靈感很可能是來自美國名畫 American Gothic。
捨棄一夜情關係,如何培養對品牌忠誠?
美國千禧世代的購買力總和估計每年可達 2,000 億美元;而隨著他們進入賺錢與花錢的高峰期,購買力還會再提升。千禧世代不但是所有世代之中,媒體的使用及支持者,以及社群媒體使用習慣的領先指標,也能間接影響其他世代每年達 5,000 億美元的購買決策。他們追求的不只是產品本身,更多是購物的體驗。他們願意花錢,不過要花得划算才行,要是他們真的很想要某個東西,他們就會像個跟蹤狂似的,密切注意哪一天會降價。價格不但影響了品牌選擇,更決定了要上哪裡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