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

|共35篇|

【展覽】藝術不設限?學藝再玩?創意高齡?

當長者投入藝術世界,會否有更多可能?賽馬會「學藝再玩」創齡藝術計劃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主辦、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金齡薈推行,於年半前正式展開。計劃為期 3 年、以藝術作媒介,實踐創意高齡(Creative Aging)的社藝合作計劃。首階段為 7 組藝術家與 7 間安老單位、合共超過 100 位長者參與其中,現於 JCCAC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階段展覽。究竟甚麼是創意高齡?長者的藝術火花又會多具創意,甚或「鬼馬」?

【新詞】反創意:「創意城市」下的蒼白創意

在 21 世紀,人類的創意成為了根本的經濟資源,除了傳統的勞動階級和服務階級,還出現了「創意階級」(creative classes),無論是科學家、工程師、學者、設計師,或者藝術家,只要以創新維生便是「創意階級」一員。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地理學家 Oli Mould 的著作 Against Creativity,引領讀者反思創意如何影響現今社會。

神經多元:透過正名,糾正針對腦部功能差異的歧視

一些腦部發展與主流群體有差異的小朋友,例如自閉、過度活躍,可能因為未能符合教育體制、以至家人的期望,在成長路上困難重重。然而古往今來,不少傳奇名人其實都有上述所謂的腦部發展障礙。近年,西方社會愈來愈多人提出一個新用語「神經多元 / 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ce),希望透過正名,建立一個能令更多人健康成長的社會。

出自機械人之手的畫作,算得上藝術嗎?

在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上,機械人 Ai-Da 坐在桌前,手中拿著畫筆,抬頭看看描繪對象,然後在畫布上塗抹顏料,繪出無異於真人藝術家手筆的人像畫。近日有學者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出,要定義 Ai-Da 這些栩栩如生的畫作是否藝術,主要取決於人類的觀感。

創意培訓新方法:講故事

早從至少 1950 年代起,心理學家便提倡各種提升創意的方法,但時至今日,人們仍普遍認為創意是天賦,教不到也學不來。近日就有研究從孩子身上獲得啟發,建立一套適用於所有人的創意培訓新方法:小孩子之所以創意無限,正是因為他們無時無刻也在角色扮演和講故事。

【明辨曲直】懂得嘲諷,是智慧開端

說話「有骨」似乎令人不好受,但細想之下,其實諷刺揶揄能減輕當面譴責及冒犯的威力,或在讚美恭維時化解對方尷尬。甚至有研究證明那可以讓人更有創造力,並助人在情緒低落時發洩負面情緒。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亦發現,要做到挖苦諷刺,話中有話,大腦需要克服無數障礙才能作出正確演繹,這比普通陳述需要動用更多腦力。

以人工智能,譜寫出貝多芬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樂曲

科技改善人類生活,也協助我們探索未知領域,其中人工智能技術大力推進社會發展,例如協助學者進行大數據分析,產生更多理論,同時應用於機械科技,便利工商業活動。過去人們認為,文藝創作要運用人類獨有的想像力,會是人工智能較難攻破的一環。不過,今年一間初創企業就成功以人工智能譜寫出貝多芬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樂曲」。

人工智能寫作,是人類創意開端?

人工智能令我們生活更便利,如糾正文法、自動翻譯、建議文字輸入內容等,但倘若以 AI 公式化行文參與文學創作,相信很多人都無法接受。康涅狄格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Yohei Igarashi 撰文分析,古時人類的寫作風格,其實像當前 AI 般充滿陳腔濫調,經歷 19 世紀浪漫主義的文學革新浪潮,我們才會推崇作家的原創性;如今 AI 挑戰不必然扼殺創意,反倒激勵人類啟動更大膽的寫作實驗。

DFA 設計獎:建築師的創意溝通橋樑 以遊戲了解居民所需

建築設計師董偉賢(Ryan)是今年「DFA 設計獎」的得獎者,他獲頒創意智優青年設計才俊特別獎,並被評為「優秀的傳意溝通者」。當中最有趣的,是其作品揉合遊戲及建築元素,以遊戲為溝通渠道,藉此作為建築師及居民的共同語言,從中了解他們所需,達至建構實用設計的結果。

【*CUPodcast】睡眠與做夢是創意煉金術?

睡眠時,大腦會在非快速動眼期,為我們處理清醒時習得的事實記憶,但要將這些記憶粹煉應用,則是快速動眼期的工作。此外,伴隨快速動眼期而來的做夢階段,成為不少學者和藝術家突破既定思維的關鍵:俄國化學家門得列夫在夢境中發現符合規律與邏輯的元素週期;英倫樂隊 The Beatles 創作的經典名曲,同樣拜夢與睡眠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