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科學家和一眾苦苦等候心臟移植續命的末期病者來說,以豬心替換人類心臟,既不獵奇亦不可怕,甚至冀望它盡快實現成真正的醫療技術,解決人類的致命疾病。專家預料,異種移植將會是一個非常值得引入醫院的項目:「無數病人都在等候器官移植,但遺憾的是,他們等到最後都無法得到。」對於異種移植手術,他同樣顯得信心十足:「可能有朝一日,有些病人會受惠於這種器官移植技術。」
移植
|共4篇|
在深夜時分工作的他們
日夜顛倒雖然予人不健康的感覺,但偏有人會選擇夜出而作,有的是為興趣,有的則是為幫助他人,「衛報」記者 Michael Segalov 訪問了英國各類要上大夜班的工作者,了解當大多數人仍在睡夢中時,他們如何在深夜限定的工作上發光發熱。
方景文:「迷你胰臟」—— 糖尿病患者的新希望
科學家一直致力研究各種方法,希望幫助全球各地的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一型糖尿病患者。目前不少頂尖的生物醫學家都在奮力研究細胞移植技術,以及如何利用細胞修復受損的器官。邁阿密大學從移植細胞的部位入手,美國康乃爾大學則研究包裹胰島細胞的植入裝置。
3D 打印再下一城:人工角膜
3D 打印技術日漸成熟,陸續應用於大量生產的球鞋、時裝、運動用品、汽車和飛機零件,以至建築或醫療等專業範疇。最近,有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穎的生物技術,以 3D 打印機製造人工角膜,有助超過 1,500 萬人恢復視力,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