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單純以遊戲作弄嘉賓的節目已經買少見少;取而代之的,是這種具偶發性設計的真人騷。它既沒有「生還者」般殘酷,稍有挑戰的節目設計又能夠逼迫出嘉賓的真性情。這種節目是否符合胃口頗大的香港觀眾尚未可知,但少少緊張,多多悠閒,正是平成年代後綜藝的其中一個走向。
綜藝
|共8篇|
廖康宇:由電視台之爭見獅子山精神
作為一個觀眾,看 ViuTV 的節目,最起碼我覺得受到尊重;就算正如網上 KOL 所講,香港的流行文化已回不去黃金年代,至少它承傳了香港創作人認真製作、敢於挑戰的精神,絕對值得支持。
夕立:女團綜藝節目發展之路
團成員透過歌曲、粉絲互動及綜藝節目的設計逐步構成不同「人設」。此篇嘗試退回基本步,思考一個問題:為甚麼女團冠名綜藝節目,會發展成今日這種形式?這種形式又與日本電視文化有何關係?這要從不同形式的喜劇表現,「漫才」說起。
夕立:百合女團的必然與偶然(下)
由於欅坂 46 成員本身的性格,以及她們表現出來的「病嬌」特質,使營運方將「百合」故事變成好幾十集綜藝節目的主軸,甚至被已畢業的成員米谷奈奈未打趣:「這團各種意義上都有問題」。
夕立:百合女團的必然與偶然(上)
前文提到「女團」各成員皆有必要在綜藝節目中建立自己的「人設」。與此同時,「人設」與真實的她們有著複雜的互動關係。握手會使粉絲與偶像的互動變多,然而人設的出現卻意味著彼此之間的互動更趨二次元化,容許動漫甚至同人誌式的幻想在女團出現 —— 當中包括了同性戀想像。
Moyashi:日本厲害了
2010年代初,日本出現了不少電視節目與書籍,不斷吹噓日本是個很優秀的國家。例如東京電視台的「你去日本搞乜鬼」、朝日電視台的「讓世界震驚的日本!!視察團」,書籍出版的話,有竹田恒泰的「日本為甚麼在全世界中最受歡迎」。結果這個文化現象被大眾媒體稱為「日本很厲害熱潮」、或者「日本禮讚熱潮」。
夕立:偶像團體的人物設定
每位成員在節目中的「人設」表現亦對他們將來發展非常重要。他們在綜藝節目中所表現出的「人設」,最少有著在以下 3 個方面發揮作用:首先、每週一集長約 25 分鐘的節目,若平分給眾成員,則每人只有約 1 分鐘左右,如何自己為自己添戲,搶得鏡頭時間乃是成員間心照不宣的競爭;反之,如果沒有這種競爭,綜藝節目就會變得很悶場。
夕立:日本新偶像團體如何建立知名度?
最近筆者迷上乃木坂 46 及姐妹團體欅坂 46,並不斷重溫她們的綜藝節目。有別於松岡茉優有著「女優」身份,身為新生偶像團體的她們更依賴綜藝節目的表現與「キャラ(個性)」建立,為她們建立各種業務聯繫,並將她們營運成為一個經濟體。觀看她們這些偶像團體的節目,似乎有助我們了解日本綜藝節目對她們知名度的影響,以及日本綜藝節目在電視收視日漸低下的年代中的特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