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 Interrail 通行證誕生 50 週年。1972 年,UIC 為慶祝成立 50 週年推出了 Interrail 通行證,鼓勵歐洲年輕人乘坐鐵路探索這片大地。根據 Eurail 的數據,當年有 8.7 萬名年輕人持 Interrail 通行證旅行,讓 UIC 得以持續計劃。
旅遊
|共371篇|
疫下旅行,未出發先焦慮
雖然現時從香港出發去外地旅遊,仍要考慮回港後隔離的問題,但對比過去兩年多國封關、暫停旅客入境,要踏足異地已相對容易。「未出發先興奮」可能是不少人準備外遊的心情,不過許久未遠行,出發前會否多了一分憂慮?
吳蚊蚊:旅行的味道
人說味道是其中一種最持久的記憶。那麼香港呢,香港又會是甚麼味道呢?
日本何時會向遊客開關?
許多人最後一次「返鄉下」去日本旅行,已是 2020 年前。因應疫情大流行,日本至今仍向外國遊客關閉邊境,「日本時報」引述關西大學教授估計,單是 2020 一年,當地因缺乏外國遊客造成的損失就高達 10.96 萬億日元;按此推算,兩年沒有外國旅客的損失可能達到 22 萬億日元。日本政府確實收到許多放寬邊境限制的呼聲,但目前開關與否,仍有不少考慮。
香港曾媲美法國蔚藍海岸 —— 東方里維耶拉
現今香港以「亞洲國際都會」自居,1930 年代則以「東方里維耶拉」(The Riviera of the Orient)之名,媲美法國度假天堂。曾經有西方旅客投訴貨不對辦,大文豪海明威的妻子便埋怨市區臭氣熏天,張愛玲返回上海後,卻對里維耶拉意象念念不忘,最終成就出代表作「傾城之戀」。究竟這個形象從何而來?反映的又是甚麼樣的香港?
在冰天雪地,與企鵝共度美好時光
隨著各地航空旅遊業開始恢復,英國一間慈善機構亦為旅人提供另類工作假期機會 —— 前往南極進行郵政、建築物維修等工作,並為長期科學研究觀察企鵝活動。雖然要面對極地艱苦的生活環境,但曾參與計劃的人指,這絕對是一趟值得嘗試的旅程。
吳蚊蚊:粉嶺村姑
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家,所以最近好努力出遠門。村姑出城,比劉姥姥進大觀園更興奮。
105 歲的紋身師傅:以傳統技藝重建族群經濟
如何令邊緣族群經濟上獨立自主,自給自足?答案或者就在自己雙手。菲律賓一位 105 歲的紋身師傅黃娥綺(Whang-od Oggay),憑藉傳統刺青術「巴托克」(batok)享譽全球,更使自己家鄉成為旅遊熱點,令很多年輕人得以改善生活。
吳蚊蚊:香港濕凍世一
香港人,記得多飲暖水,多保重保暖,好好照顧身體,多圍爐。香港濕凍世一,而香港人,也是世一。高山低谷,避唔到,唯有一齊捱。
吳蚊蚊:花蓮紀行
在不能飛的日子,我也算是幸運的一群,在台灣唸書,便拚了命在島內四處遊玩。宜蘭爬山阿里山看神木台南不斷吃吃吃;最近的跨年生日便去了花蓮。想看看海。
吳蚊蚊:跌嘢唔好搵
想到之前眼鏡不見了,剛配好了新的一副,在同一天,舊的那一副就自己跑出來了。所謂「跌咗嘢試吓唔好搵」—— 係咁搵,搞到個人好忟憎;唔好搵,不妨試吓等一等。
日本滑雪場:應進還是退?
長野縣的白馬村和野澤溫泉、北海道的新雪谷等日本滑雪場,一直以乾燥且降雪量充足的日本粉雪(Japow),吸引國際冬季運動愛好者。不過再多再好的雪與滑雪場,沒有客人也是徒然。正處於滑雪季節的日本,由於邊境仍然關閉,加上Omicron 染疫個案激增,即使條件理想,運營者也只能對著皚皚白雪興歎。
西班牙與遊客:Omicron 又如何?
Omicron 變種病毒在港傳播,香港繼續以「清零」政策應對。不過,香港媒體形容疫情「嚴峻」的歐洲國家如英國,英格蘭地區已計劃解除遏制 Omicron 疫情引入的限制措施。另一病例高企西歐國家西班牙,截至本月 16 日,七日內每日平均確診數字超過 13 萬,但這個陽光明媚的國家,不僅提倡對待 Covid-19 如同季節性流感一樣處理,也打開國門歡迎遊客。
貓之島危機:人口老化
幾年前才有報道指,以「貓之島」聞名的日本男木島,由於野貓繁殖過剩滋生各種問題,令島民決意為島上貓兒全部絕育。時移世易,同在瀨戶內海、曾被稱為「貓之樂園」的真鍋島,貓隻數目如今大幅減少,小貓難見一隻。這個現象的成因,竟然還是困擾全國的老問題 —— 人口老化。
移民到天涯海角:英國最偏僻人口聚落
移民英國,香港人首要考慮適應問題,期望有社區照應、有良好就學和就業機會。如果按此標準,英國富拉島(Foula Island)相信是最不切實際的選項 —— 島上只有 30 名居民,對外聯繫不穩,沒有商店供應日用品,被視為英國最偏僻人口聚落,島上還沿用著古老的儒略曆。
為泰國大象建一個庇護所
據統計,全球野生亞洲象從 20 世紀初的超過 10 萬,跌至只少於 4.5 萬頭。野生大象數目銳減固然值得關注,但在大象馴養數字高於野生的泰國,受虐的馴養大象同樣需要保護。瑞士資訊(SWI)報道,來自瑞士的 Urs Fehr,早年便在泰國成立一所大象庇護所。
吳蚊蚊:弄巷裡的咖啡館
轉角的咖啡館不只紀錄了他們自己與許許多多人的生活與成長。當中還包括一個不起眼的旅人;在遠方有個落腳之處。就如店的名字,西班牙文的「家」。
吳蚊蚊:一百種生活
不同國家當然就有不同的文化,生活當中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細微分別,以下舉一些個人觀察到的有趣例子。
吳蚊蚊: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吃飯最有趣的奇遇,發生在印度新德里。
吳蚊蚊:那些年的快樂新年
雖然還是差不多的 365 天,但新年的意義變得不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