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

|共16篇|

大胃王接連出事,揭示娛樂節目的代價

日本藝能界有一類藝人以食量驚人,卻能保持苗條身材聞名,大胃王比賽多年來亦是當地電視台的王牌節目。但鏡頭背後,正常人的身體其實以承受長期進食過量。當大胃王高橋知成在上月離世,加上傳出大胃王「魔女」菅原初代因大腸癌於 3 月病逝的消息,令人更關注大胃王的健康危機。

【人+性大不同】南韓觀眾對性議題仍是太保守?

上月底,南韓 18 禁綜藝節目「人+性大不同:日本篇」在 Netflix 上架,主持人在節目中訪問 AV 女優及男優、男公關及普通年青人,又到訪性玩具店、成人虛擬實景房等,從另類角度了解日本性文化。但節目播出後,隨即遭南韓網民猛烈攻擊,甚至要求主持人退出其他節目,有輿論認為事件反映南韓社會對性仍是偏向保守。

拯救奧斯卡收視:你還會看直播嗎?

奧斯卡頒獎禮早已不單是美國盛事,還是國際影壇焦點。不過關心獎項的人雖多,典禮收視率卻令人憂慮,事關 2021 年就創下了史上最低收視紀錄 —— 只有 985 萬名電視觀眾收看。去年收視反彈至 1,536 萬人,但也只是歷年倒數第二低,與 10 年前超過 4,000 萬人收看相比,其吸引力恐是大不如前。電視轉播多年來持續流失觀眾,新領導層希望今年可以扭轉局面。

戀愛真人騷好看,但也要顧及心理健康

戀愛真人騷近年備受歡迎,本港電視台亦開始製作類似節目,其更貼近生活互動,讓觀眾有機會窺探別人生活,或從中學習如何與另一半相處。不過,真人騷容易令觀眾代入,對參加者的好惡比其他類型的節目來得更強烈,英國高雲地利大學行為心理學家 Rachael Molitor 近日就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解釋此類節目對參加者及觀眾的心理有何影響。

「天線得得 B」除了都市傳說,還藏著廣東話

一宗意外,令全港人人談論「天線得得 B」(Teletubbies,台譯「天線寶寶」)。原來這部英國節目,陪伴兒童成長已經有 25 年,估計全球多達 10 億人曾經收看,不用靠索償,周邊商品銷售額已達數十億美元。當中角色造型詭異,衍生過無數都市傳聞,而其中一位說話夾雜廣東話的主角,其實是由英籍香港演員擔演。

夕立:演員可不可以做回普通人 —— 以偽紀錄片打出天下的平成深夜劇

東京電視台在 2015 年初,靠著偽紀錄片「山田孝之的東京都北區赤羽」一舉成名。在此之前,很少電視台會拿整整一季時間播放此類節目,因為其戲劇張力比一般電視劇薄弱,又會被看慣劇情片的觀眾視為不專業,「唔知睇緊乜」。

Moyashi:亞視式奧運

另一個對奧運充滿信心的是香港政府,日前突然宣佈已經用公帑購入轉播權,交給電視台播放。然而從形勢來看,取消的機會還是滿高的,即使電視台今天開始準備節目,仍可能白幹一場。作為應對方法,筆者想起已經作古的亞視(雖然還有個續命的網台)在 2013 年之際的創舉:重播煙花。

除了造星,還造出族群認同

香港某電台的造星節目,成為很多市民近來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同類造星真人騷近 20 年風靡全球,同樣引起過學術界的討論。雖然這些節目設計感覺千篇一律,有研究卻指出,節目組會按本土市場和品味調整,而觀眾投票互動的環節,更可能與本土族群認同產生互動作用。

等選舉結果等到焦慮?不如看電視節目放鬆

是次美國總統選舉選情尤為激烈,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都在等待開票結果,期望心水候選人終能獲勝。但今次大選要清點大量郵寄選票,預計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結果才能出爐,在此期間,人們只能乾著急。若想紓緩有關選舉的焦慮,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可選擇觀看放鬆用的「無添加」電視節目,雖然無聊,心神卻能暫時放空。

武肺流行中,怎樣製作電視節目?

武漢肺炎改變了工作模式,更改變電視節目拍攝形式。病毒大流行期間,為免群聚感染,工作人員需要在家拍攝及製作。由製作人遙距作出指示,新聞主播、清談節目主持人、真人騷明星、演員在演出之餘,更要兼職攝影師及燈光師。撇除偶爾出錯、稍為犧牲畫面質素,武肺疫情下仍能繼續拍攝,更似乎成為改革電視節目拍攝模式的契機。

【真‧欲罷不能?】安心避世節目:真人騷

武漢肺炎疫情下,大眾日復日留在家中,但運動賽事、各地戲劇拍攝陸續停擺,節目選擇減少,人類對沉悶的忍耐力受到挑戰。真人騷似乎正好填補這個空白,讓觀眾在百無聊賴中窺探他人行為,道道他人長短,反而出現另類社交感覺。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電影、媒體及文化學系准教授 Tanya Horeck 就形容:「現在我們都被困住,大家正用真人騷節目,來嘗試處理封鎖期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