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錯配

|共4篇|

廖康宇:行人專用區殺無赦(下)

「自我陶醉」式的獻唱原先只活躍於例如廟街等與公眾距離相對較遠的商業或半開放式的活動空間,打賞歌手不在人前,社會的反響因而較少。但隨著歌廊結業,上一代欠缺其他音樂空間,只能搬到行人專用區等公眾地方繼續,變相與年青音樂人及街頭表演者(Busker)直接競爭場地。不論是年青還是年長一代,欠缺音樂空間的問題於香港依然存在,表演者四散尖沙咀、銅鑼灣各個街頭熱點,只會令爭議擴散開去。

廖康宇:行人專用區殺無赦(上)

以文化政策角度,行人專用區的問題不在於表演項目本身,而是在於部分歌舞表演者以「生人霸死地」、使用大型音響,甚至向黑社會交保護費等方法,令其他表演者無法公平地使用公共空間,造成資源運用的不公義。行人專用區的表演亦由以往百花齊放,逐漸趨向單一、大堆頭、互相鬥大聲,劣幣驅逐良幣。如果各方自律,表演者與觀眾、居民之間互相尊重,行人專用區本應是香港社會珍貴的藝術資源。

鄭立:誰需要被管理,誰需要被領導?

管理重視的是「系統與結構」。簡單來說,管理需要的是能把事情客觀地看成一個機器。這是一種將一個人的行為標準化的過程,像把魚肉打成魚漿,將牛肉弄成漢堡肉。管理將本來有很多差異的人,變得接近一樣的零件,擁有相近的工作效率,能做相近的事情。你知道他們能夠一小時做好多少個工件,所以你可以計算他 8 小時能生產多少東西。他辭職了,你也可以訓練一個相近的人,去取代他的位置。但是,你可以看到的是,把人「拉平均」,能力優秀的人被拉平均會怎樣?就是變差。

Chester Ho:科技人才不足還是錯配?

今次立法會選舉資訊科技界鬥得激烈,只因近年政治局勢波譎雲詭,這個席位對下屆立法會政治格局將有關鍵影響。無論是傳媒焦點還是選舉論壇,候選人都反覆攻擊對方種票,真正的政策討論著墨不多。事實上,香港資訊科技界有很多議題,除了法律規例和政府配套,企業和從業員都相當關心人才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