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簽署 2,800 億美元法案來增產,不惜代價招攬台積電和三星赴美設廠,對於美國,已經相當於下次世界大戰前的總動員。
企業
|共674篇|
串流競爭與經濟憂慮:環球媒體裁員潮
面對串流平台競爭,加上娛樂活動愈來愈多元化,社交媒體亦已發揮傳播資訊的作用,世界各地的新聞機構、電視網絡、電影和電視制片廠都要面對存亡危機,早在去年底就來了一波環球媒體裁員潮。
「有汽」民族主義:印度本土品牌挑戰可樂百事
印度工業巨頭 Reliance 重新推出歷史悠久的本地汽水 Campa Cola,計劃利用懷舊情懷及民族主義情緒,加上龐大零售網絡及減價攻勢,挑戰百事可樂及可口可樂在印度的地位。
Pornhub 易手:一場正在醞釀的色情工業改革?
香港女星素海霖投身日本 AV 界,以藝名「繪麗奈」出道,成為史上首位港產女優。有關消息和預告片傳出後,大批網民為之興奮,也令大眾更加公開討論性文化。近日全球色情工業就傳出震撼消息,其中一個最大型的成人影像網站 Pornhub 持有者 MindGeek,被加拿大私募股權公司 Ethical Capital Partners 收購,後者揚言會為網站進行改革。
愛國之難:日本企業對投資軍工業卻步
日本政府為應對地區局勢,去年公佈一項為期 5 年、耗資 3,150 億美元的軍事擴張計劃,屬二戰以來最大規模。按照計劃,當局將大力發展國防工業,游說東芝、三菱電機和大金工業等協助武裝自衛隊的企業加大產量,是關鍵所在。但路透社訪問當地多位政商高層後,發現深植民心的反軍國主義情緒,令部分日企對投資軍工業有所保留。
威士忌與真菌:天使的分享,居民的噩夢
威士忌為愛酒之人帶來快樂,但其生產過程卻令一些人極度困擾。在美國一間威士忌酒廠附近,房屋、汽車及樹木被酒精揮發引起的黑色真菌覆蓋。首位對此類「威士忌真菌」進行分類的真菌學家 James Scott 指出:「我會說這不僅僅是一種麻煩,而是確實具破壞力。」居民即使不斷清潔,也趕不及其生長速度。
【漂綠】以回收為名,轉賣運動鞋到印尼二手市場
近年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不少企業致力推動循環經濟,但成效備受質疑。以美國老牌化工巨擘陶氏化學(Dow)為例,陶氏與新加坡政府合作回收運動鞋,對外宣稱鞋底的橡膠材料回收後,會製成操場跑道或遊樂場。不過路透社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運動鞋並未被回收再造,而是被二手商轉賣到印尼市場出售。
為何美國未能解決難民童工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早前調查發現,當地多間企業涉嫌無視法例,非法僱用難民童工。這些童工需要長時間通宵工作,且有可能發生工傷事故,為何美國勞工部發現違規行為亦難以執法,童工打熱線求助也解決不了問題?拜登政府又做了些甚麼防止難民兒童受到勞動剝削?
【單身友善】南韓企業的不婚福利
南韓出生率持續下降,去年出生人口只有 24.9 萬,女性人均生育數為 0.78。在嚴重少子化以外,加上勞動力迅速老齡化之下,該國青壯年卻無意趕快結婚生子,以解決國家危機。反之,「不婚」(불혼)風氣更是日漸興盛,南韓企業甚至開始為保持單身的員工提供與已婚員工同樣的福利。
【*CUPodcast】ESG 傾呢啲:氣候風險對企業營運和投資的影響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愈來愈多企業關注氣候風險(climate risk)。氣候風險分為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氣候變遷對企業和投資者造成的風險。過去一年,氣候問題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帶來甚麼影響?
從亞馬遜事件,看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
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員工從 5 月起每週最少有 3 日前往辦公室工作,有員工不滿安排,在 Slack 頻道起草内部請願書。事件引起社會對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之討論,也在重新定義何謂「好工作」。
沒有交友軟件的年代,人們如何透過錄影帶尋找伴侶
在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繁忙的上班族要認識朋友十分困難。美國加州在 70 年代就曾興起卡式錄影帶交友熱,堪稱 Tinder 先驅。
【*CUPodcast】ESG 傾呢啲:全球邁向性別多元之路?
實踐性別多元化是公司治理領域的重要課題,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性別多元,為甚麼性别多元、平等與包容對投資者如此重要?香港在這方面表現如何?
Ryan Fung:為何白宮要加重「企業回購稅」?
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情咨文中提出加重「回購稅」,擬向對企業股票回購大幅上調,由徵收 1% 一口氣增至 4% 稅,隨即惹起商界爭議。因為在投資市場不景氣之下,資金難覓出路,很多企業就選擇調動資金做「回購」,實現「避稅」和「托價」效果。現在政府增加回購門檻,也是值得關注。
【*CUPodcast】ESG 傾呢啲:循環經濟是甚麼?
針對地球資源耗盡,歐盟多年前曾提出循環經濟行動方案,去年再擬定新的規例。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循環經濟的重要性,講解背後理念和更新範圍,以及企業如何用創新手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印度手機市場:本土品牌崛起,與中國貨一爭長短
印度人口多,手提電話用家也多,但原來直至 2014 年,當地賣的大多數是進口貨。這種劣勢如今開始扭轉,根據印度流動通訊和電子協會,2022 年國內賣的手機將近全部也是本地生產。雖然當中大部分仍為三星及富士康等外國企業在印設廠所製,但本土品牌的數量正迅速增加,挑戰中國的市場領導地位。
印尼咖啡品牌如何搶攻東南亞市場?
對咖啡愛好者而言,印尼是咖啡豆的出產國之一,可是如果在當地喝咖啡,選擇卻出奇地少。Kenangan Brands 在當地已發展成為多個品牌的餐飲集團,旗下品牌包括連鎖咖啡店 Kopi Kenangan、炸雞品牌 Chigo,今年更推出 Kopi Kenangan Hanya Untukmu 樽裝飲品,協助品牌進入快速消費品市場。該品牌提供外賣模式切合消費者的需求,面對同行的競爭,他們又怎樣應對?
從筆電賣到能量飲品與佛珠,宏碁的轉型之路
自 2014 年以來,宏碁從筆電做到能量飲品、保健品、佛珠、手鏈等,跨界之大令人咋舌,沒人想到正是這樣的「不務正業」,拯救了這家老公司。
百年「獅王」鼓勵員工做副業,意外地尋找到前所未有的人才
一般來說,具有創業知識的專業人才,多數都任職於創投或大企業。這一群人身懷絕技,卻難透過一般勞動市場招聘。「副業」的形式,反而是接觸他們的新機會。
「少子化」:日本企業面臨無人承繼問題
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危機一直困擾日本,更開始影響當地企業,不論是經營傳統商品的百年企業,還是做家族生意的中小企,同樣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企業找不到接班人承繼業務,已成為日本社會常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