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女排一對選手姊妹被揭曾為校園暴力加害者,被無限期剝奪國家代表資格。雖然當局雷厲風行,但外界難免想起近年南韓多宗體壇霸凌、體罰、性侵的事件。有調查更發現,學生選手對教練及前輩唯命是從,即使遭受暴力亦未敢發聲,甚至被灌輸「不被打不成材」、「愛你才會打你」等扭曲觀念,為了奪金而啞忍一切,部分受害者甚至仍在就讀小學。
運動
|共132篇|
曾詩敏:參與之餘,毋忘擺正心態
有時人容易被一己情緒主導,忘記了事件的本質和溝通的其他方式。其實簡單禮貌一句,說聲「唔該借借」或「請問可唔可以坐過啲」,問題已可解決,大家雙贏。
在馬來西亞,舞獅成為一項極限運動
在華人社會,每逢春節等大型節日,舞獅都是必要活動,以達酬神及助慶的作用。近年很多機構都視舞獅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此獨特的文化習俗更隨之不斷演化,例如香港就曾籌辦多屆「世界醒獅邀請賽」,將之視為體育盛事。除了兩岸三地,在擁有龐大華人人口的馬來西亞,舞獅發展也愈來愈有系統。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更形容,舞獅於當地已經成為一項極限運動。
曾詩敏:你今日「慢」咗未?
在速食的社會,即使大家意識到「慢」的好,卻可能會變成另一場競技,讓我們鬥「快」去「慢」;在提倡自然的過程中,又不小心落入刻意。所以最後想說的是,筆者都是學習中的都市人,在每天的奔波中,努力保持自覺,才能更有血有肉地知道自己的選擇。想快想慢都可以,重要的是要多一點去思考。
救世軍:擲鏢少年成長記
「預備擲飛鏢時,身體要稍為傾前,手肘呈 90 度,這就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拉後…… 就讀中四的周敬豪(豪仔)流暢地介紹飛鏢這個運動,在投擲飛鏢時目光炯炯,每支飛鏢都能有力地命中他想投擲的地方,其銳利的眼神及專注力令不少人讚歎。可是,兩年多前的他卻是個不與人交流的沉默青年。
賽場上的閃亮主角:計分板的變遷
真正符合現代意義的計分板,當屬 1965 年侯斯頓的 Astrodome 球場,闊達 474 呎,裝有 50,000 個燈泡,全壘打之後是一段長達 45 秒的牛仔動畫圖案。此後,美國各地的計分板便朝向「更大、更閃耀、更響亮」的方向競逐。
曾詩敏:酒店隔離期間,以創意備戰
其中一位要隔離的澳網球手屈臣,她在房內完成了 5 公里跑,並拍下影片分享,獲大家瘋傳。有網民說笑,替她樓下的住客懊惱。至於其他球手,也各出奇謀在有限空間內練球練步法。所謂境隨心轉,還望餘下隔離日子一切順利,之後又是一條好漢啦!
巴黎青年新消遣:去塞納河畔釣魚
「紐約時報」形容,塞納河是巴黎的生命之河。數百年來,兩岸既有愛侶散步談情,也有工人出身的退休人士垂釣。不過,現在塞納河畔多了一批年青釣者,他們的作風格外「瀟灑」,釣起一條就拍張照,在社交網站發帖後便把魚放掉,甚麼也不帶走。為的是甚麼?
曾詩敏:2021,體育再出發?
體育能否再出發?我們又能否再出發?經過了 2020 年,大家一次又一次調節自己的心態,雖然疲累但仍在堅持,在被動中主動尋找生機,或者我們都要學會適應新常態。一班羽毛球員離開逗留多月、熟悉又安全的家鄉,重新踏上賽場 —— 我們始終需要再出發。
曾詩敏:超過 200 天的等待,球迷,好久不見!
疫情衝擊,對運動的影響不只是一時三刻的封場,也可能會「衝」走一批參與者,當然亦有可能「衝」來一批新的愛好者。由閉門作賽,到重返有球迷出現在觀眾席的「常態」,這一步走了 200 多天。何時才能真正重返「常態」,誰又能說清?
唐明:自由勳章和尚武精神
話說回來,足球教練、摔跤教練獲授勳,此時此刻,難免教人想像有無一點弦外之音?
曾詩敏:司儀何價?
寫畢這篇,只希望跟讀者們淺談當司儀包含的學問,當中許多細微之處,觀眾未必看得出來,卻都是功力和經驗的累積。不求成為台上的主角,但希望下次大家可再共聚於活動之時,不忘多給司儀反應及掌聲,一起締造活動的美好經驗。
曾詩敏:我入行,好嗎?
會不會有那麼一天,當有人問起「在香港做體育,好嗎」時,過來人可以給他們一個百分百肯定的「好」?
武肺下,自助跑馬拉松的另一番意義
紐約馬拉松是著名國際大賽之一,每年 11 月第一個星期日,各地跑手都會雲集賽道上一較高下。今年比賽因武漢肺炎疫情而取消,有跑步組織以虛擬形式重新舉辦比賽,跑手可網上報名參加,自行選擇賽道,並要在兩星期內完成 26.219 英里賽程。在此艱難時刻,跑手們就透過比賽跑出別具意義的馬拉松。
曾詩敏:科技,請不要扼殺激情
技巧可以仿製,但靈魂是無可取代的,更勿論與觀眾的連繫。體育,從來都是有血有肉。未知科技可以成就體育或運動走到多遠,但願不會有天把美麗的激情弄得不倫不類。
【百歲時代】武漢肺炎大流行,認知障礙症患者急升?
武漢肺炎大流行,長者運動及社交的機會減少,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恐會增加。在日本千葉縣成田市,地方政府成立名為「人生帥氣計劃」的長期照護預防教室,提供鍛煉身體和頭腦等預防發病的活動。不過,監督該計劃的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客席教授朝田隆警告,「將來有可能爆發認知障礙症患者急增的大流行」。
曾詩敏:不去想距離 距離就不在想像之內
體壇後浪早已推來,但這些年過 30(甚至將近 40)的一代傳奇沒有言退。對筆者而言,看到他們仍在沙場就教人振奮,更不要說他們依然屢創高峰。這些堅持是動人的,但不意外,因為傳奇生來就是要在這世界畫下其獨特的每一筆;你怎會為傳奇能創造傳奇而驚訝?
日本柔道界的陰影面
柔道本講求諧協,但在過去數十年,日本柔道軍訓式操練一直被人詬病,且有濫用暴力的情況,不少人曾遭受虐待及因此嚴重受傷,更甚是造成超過 100 人死亡。專家警告,暴力問題若不解決,柔道未來難再發展。
疫情為單車友善政策創造最有利條件?
武漢肺炎肆虐以來,歐洲各大城市改頭換面,不但車輛大減,多個市政府都廣推單車代步,新增的單車基建投資金額總計已超過 10 億歐元,新單車徑總長度 2,300 公里。有專家揚言,疫情正為單車友善政策創造出千載難逢的有利條件,呼籲政策制訂者把握時機,扭轉往後的城市規劃方向。
曾詩敏:你會否在運動上有「報復性消費」?
既然大部分人基本上不能也不會外遊,留在香港 staycation 還是熟悉的環境,但有一些之前未見過的跨界衝擊,就像在不同場景出現的運動,可能會帶來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