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地把角色關係描述到好似好有深度,然後公式地注重特技、動作、緊張刺激,將所謂的深度公式忽略,這我完全可以接受。但我不能接受電影的角色違反人性。
人性
|共51篇|
紀浩基:「拼命呼吸」—— 在災難高壓下,人如果反思過去
Netflix 推出了劇集「拼命呼吸」(Keep Breathing),節目總監暨編劇是 Martin Gero 和 Brendan Gall,全劇只有 6 集,每集 30 分鐘,算是個迷你影集。它表面像美國探索頻道「人在野」(Man vs. Wild)般的一個寫實求生劇集,實際卻是把荒野求生和探討人性內在轉變,結合在一起的一個新形式。
愛因斯坦吐舌頭,原由和意義
一個瞪眼吐舌的趣怪表情、一張成為潮流標誌的經典黑白照,令愛因斯坦這位天才物理學家於後世印象中更添親切。這幀照片面世至今已 70 年,但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出處和故事?
紀浩基:「國王排名」—— 有經歷的,看了 40 頁就會哭
過去的童話故事都寫得太簡單,人世間怎可能會有完全邪惡的女巫?也不會有百分百善良的正派。如何認清人性、在複雜的人性中找出平衡,教會我們擁抱脆弱的自己,再成長出柔軟又勇敢的心,或許就是這個故事讓人動容的主因。
鴻若遠:要罐頭定要黃金?短期糧食恐慌的可能性
因此,糧食危機的主因在於地緣政治不穩定。當然,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儲存一定日數的額外糧食就能安然度過,因為這類型的危機通常都只是短期性,但問題是像香港這樣的都市,最後還是得回到土地問題上。
方俊傑:魷魚遊戲 —— 韓劇新戰線
(內文含少量劇透)爭論劇集究竟是神作還是爛作,意義不大,有人享受三秒鐘一下小高潮,有人享受三個鐘才來一個大高潮,好難取悅所有人。在現存出現過被玩到爛晒的材料上,還繼續鑽得出人人關注的高度,卻不得不佩服。
鄭立:鐵甲威龍 —— 立法者就是程式員,憲章就是一種電腦程式
「機器執法」正是貫穿「鐵甲威龍」系列的其中一個主題。不偏不倚、不帶感情私欲地執行規條的機器,才是最理想的執法者,才是法治的完美化身。但系列中黑暗而血腥的故事,卻不斷警示我們「法治」的機器本質。
鄭立:為何我們會想要說壞話?
所以謠言是一種社會的傳染病,而源頭在於我們的愚昧與軟弱。
林喜兒:Time —— 關於監獄、罪與罰的故事
贖罪與寬恕,這些人性中最真實的情感,才是劇集的核心。
鄭立:Scavengers —— 回流人士與本地人為何非要互相排斥?誰分化了他們?
本是同根生,大家都是劫後餘生的人類,為何不能團結?問題是,當大家都在爭取同一片生存資源,爭不到很可能會走投無路時,又要怎樣團結呢?有些人以為人類不能團結,是因為有壞人在分化,卻不知道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東西比資源不足更能分化人類。
鄭立:美國有阿森一族,日本有蠟筆小新,台灣有頑劣家族
這堆沒甚麼偉大志向、卻因緣暴發而小人得志的人物,就是那麼的醜陋。如果我說,這就是我們所懷念的 8、90 年代,就是那個香港與台灣安定繁榮、容易發展而充滿機遇的時代,你會不會覺得突兀呢?
廖康宇:讀鄭立「窮人經濟學」
此書談及香港近年的政治環境、黃色經濟圈、移民台灣,以及政府、人權、經濟和法律等概念的本質及矛盾之處。筆者認為其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能夠跳出社會的主流論述,提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香港人面對的社會經濟問題。
方俊傑:複製人徐福 —— 把人性想像得太美好
但人類有沒有如此理性如此無私如此偉大?電影中,除了擺明車馬視複製人為救命仙丹的富翁以外,餘下所有角色到最後也好像不食人間煙火的,連有得像徐福般歷久不衰也不屑一顧,未免太天真太離地,把人性想像得太美好。
Moyashi:孤獨比變成怪物更可怕
成為怪物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身處怪物群中,自己卻不是怪物。
以鏡頭掘真的人文攝影師陳德廉
現代人不乏相機,簡單如手上的智能電話,輕觸、一掃、按下,照片已儲存。動作如行雲流水,在星海般的照片庫中,你想留住甚麼?還是這是一個尋找及發現的旅程?觀看人文攝影師陳德廉(Joe Tyel Chan)現於饒宗頤文化館展出的「『攝仁心弦』—— 鏡頭下的陌路溫情」後,相信無論是攝影師,還是觀者的視覺,「有人性,鏡頭裡總有豐收」。
夕立:「天竺鼠車車」之前的見里朝希
在「我就爛」迷因氾濫的今日,它背後隱藏著的是現代人對於自己生活狀態無規可循,當中任何一部分都可以反轉成為傷害人的部分,從而引伸對於自己生活方式的質疑 —— 包括「我的小山羊」中,爸爸所象徵的保護,同時也是暴力的泉源。
以三個哲學概念應對困難時刻
終於告別多災多難的 2020 年,2021 年的疫情未過,限聚令下人們無法共聚迎接新一年。與此同時,至少 50 多名立法會初選統籌者和參選人被捕。在充滿變數的未來,科克大學哲學系講師 Katy Dineen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介紹三個哲學概念,好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路,以應對未來挑戰。
電子遊戲有何藝術可言?
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作品類型,電子遊戲有其無可比擬的獨特之處,例如玩家的參與和故事的互動性。在遊戲中,玩家時常要在兩難中作出抉擇:是應該尊重當地的信仰,還是阻止女巫?應否鼓勵村民信守祖先的約定,儘管已經不合時宜?而玩家的每個選擇,都有機會為獵魔人的世界帶來意想不到的惡果。
如何不讓善意走向地獄?你需要學會「思考失敗」
衛生部門畢竟不是科技單位,沒有想過 Excel 會出這種問題,但荒謬的背後有更深層的意義:像這種關係到全體國民生命安全的重大議題,為何沒有思考到各種失敗的可能性?
唐明:哪有甚麼「真小人」?
因為這種君子和小人的二分法,因此順理成章又有了「偽君子」和「真小人」之對立,但英文的 hypocrisy(偽善),批判的反而是裝君子的那一端,對於「小人」或者說道德有瑕疵的凡人,即使滿身都是缺點,倒是予以寬容甚至諒解。中西文化的一大差別,就在於有無這條「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