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社會上已有聲音談及中國大陸用語「入侵」香港語言體系的現象,近期另一個中國語彙「小區」,似乎廣為政府及本地媒體採用,亦引來熱議。排斥或接納中國語彙當屬個人選擇,但要判斷是否接受「小區」一詞之前,不妨先瞭解這個源自蘇聯的「小區」(microraion)為何物;以其取代社區、屋苑、屋邨,又有何意義。
社區
|共69篇|
舊區士紳化是社會問題,也是一道哲學課題?
近年有很多舊區湧現文青風格的小店,吸引大家消費打卡,卻也推高同區物業價格,原區居民和商戶恐有被迫遷風險,觸發舊區「士紳化」(Gentrification)的爭議。紐約大學法律學院學者 Daniel Putnam 撰文指出,士紳化現象遍及全球大城市舊區,很多人視之為社會政策議題,但其實哲學上同樣有介入討論的空間。
【Soul Monday】錶匠堅持 50 年不變
在巴格達中心街道拉希德街上,一間小店堆放成千上萬隻手錶,錶匠 Youssef Abdelkarim 數十年來無間斷地為不同階層的伊拉克人提供修理服務。即使傳統手錶早已乏人問津、店舖周圍又經常有暴力衝擊,但他仍憑著對手錶的執念,堅持繼續開店。
【Soul Monday】以換物代替購物,多了友誼少了浪費
貪新忘舊乃人之常情,你我家裡或多或少總有些重複購買或棄之可惜的東西。為令它們能再度派上用場,一群美國人開設名為 Buy Nothing 的 Facebook 群組,讓鄰里間可以交換物件,或是免費各取所需。這股熱潮更登陸澳洲,當地湧現數千個同類專頁,推動社區交流及零廢生活。
曾詩敏:你未必知道瑞士在港的二三事
飛荷蘭之前,跟瑞士旅遊局的朋友行了一次山,搭中環登山纜車上山頂,經薄扶林郊野公園水塘道,一路走往香港大學,歷時大概兩個多小時。聽了一些關於瑞士的故事,挑二三事與大家分享。
【Soul Monday】日本大人食堂為受困者醫肚兼醫心
「眼下沒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若你累了,請到這裡吃飯吧!」上野敏子如是說。過年期間,在大阪豐中市, 52 歲的上野設立「大人食堂」,向 2020 年因武肺危機而陷入困境的人伸出援手。人們來到她的店時,她會如家人般說:「歡迎回家(おかえり)!」
全民考古:鼓勵大眾參與的公共考古學
水務署在深水埗主教山施工期間,發現古羅馬式的戰前圓拱蓄水池。在一眾街坊、區議員和專家爭取下,特首林鄭月娥也終於開腔表示主教山遺址值得保留。城市學家黃宇軒指,早在古蹟未被發現前,一眾街坊、山友已由下而上把主教山營造成有人情味的社區,呼籲守護古跡之餘,也要守護山中的社區寶藏。多年來,學界就有關於「公共考古學」(Public Archeology)的討論。
【Soul Monday】交換拼圖,分享喜悅
美國疫情未見止息,人們久居在家,拼圖亦重新成為熱門玩意,取代聽演唱會、看電影、做運動或堂食聚餐等活動。但長期一個人左砌右拼,有時難免感到孤獨。華盛頓就有一個「以拼圖換拼圖」的發燒友組織,於疫症大流行間舉辦快閃易物活動,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再次拼合起來,在這難過的當下分享喜悅。
【Soul Monday】用廢膠交學費,改變的不止環境?
貧窮和污染問題,兩者均困擾印度已久,但原來要同時解決,也並非毫無辦法。在東北部阿薩姆邦古瓦哈提市一條村落,非裔美國人 Mazin Mukhtar 與妻子創辦學校 Akshar School,讓孩子以塑膠廢料充當學費,令他們能夠接受教育,同時成為環境守護者,幫忙阻止村民燒毀廢膠,減少產生有毒氣體。
【Soul Monday】Rapper 放棄樂隊,只為救貓
「鐵漢柔情」這四個字,用來形容 40 歲的 Sterling Davis 最適合不過。這位居於美國亞特蘭大的 rapper,上台表演總是一臉酷,但其實私下愛貓成性。他為拯救流浪貓,甚至放棄音樂事業,變賣全副家當,只為令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活得平安又健康。
城市規劃,由青年主導
年輕人不只是「未來」的主人翁,更是所在社區「當下」的使用者。但他們的意見和訴求,卻總是被成人忽略。英國東倫敦決定由基本做起,邀請本地青少年與建築師合作,把新世代的聲音帶入城市規劃,讓他們得以生活在更宜居的社區。
兒童有權規劃城市未來?
明日大嶼爭議不休,政府聲稱這是放眼未來的投資,但作為未來主人翁的下一代,是否也應當有權決策?有英國社會政策學者指出,按照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兒童理應有權參與城市規劃,研究更發現兒童可以啟發成人對城市的想像。
【簡單有效】改善廢物回收率,靠星星貼紙?
星星貼紙原來不單可以鼓勵幼稚園生,還能鼓勵紐西蘭基督城(Christchurch)居民做好廢物回收?當地市議會在回收箱上貼上金色星星貼紙,表揚好好回收廢物的家庭,並沒收表現欠佳者的回收箱。措施令該市的回收率飆升,每星期額外增加數公噸可回收廢棄物。
喝水充飢,活不過冬:年輕的日本露宿者
踏入 11 月,日本重現武漢肺炎大規模爆發之勢。北海道、東京都及大阪府等地域,單日新增確診個案事隔多週再創新高。疫情再度惡化,經濟愈發嚴峻,更多人失去工作甚至住所。「朝日新聞」旗下網媒 AERA dot. 報道,近月都內露宿者出現年輕化趨勢。他們正值壯年卻無業無家,只能靠喝水充飢,憂慮活不過寒冬。
假如有 Take Two —— 尼泊爾童婚劇場
童婚問題在部分東南亞國家如孟加拉尤為嚴重,尼泊爾的童婚率,便高踞亞洲第三、全球排名 17。此外,據 2012 年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的調查,尼泊爾的農村婦女中,僅有 9% 受訪者知悉婚內強姦屬非法行為、13% 的人清楚反家庭暴力的具體法律。有見農村社區充斥童婚及歧視現象,尼泊爾劇團 Shilpee Theatre 就選擇創作相關題材劇目,走入農村演出。
【Soul Monday】為癌症病患編織的毛巾帽
日本佐賀縣的義工組織「鳥栖毛巾帽子會」,為因化療脫髮的癌症患者編織柔軟又保暖的帽,服務社區超過 20 年,備受好評,上月更獲縣政府頒發「佐賀最棒表彰(抗癌部門)」獎項。代表豐增三枝子領獎時表示,希望日後「為病人及其家屬的笑容繼續努力」。
武肺讓快閃音樂會遍地開花?
不論是歌劇、古典音樂,還是 Hip-hop 音樂表演者,或多或少都被疫情影響工作甚至失業。不過,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近月美國表演者開始透過快閃表演網絡,得到久違的演出機會,能賺到微薄收入。街頭演出逐漸成為新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
全球滅貧關鍵:森林
根據世界銀行估算,武漢肺炎或會把全球 4,000 萬到 7,100 萬人推到貧窮線之下。為此,專家正研究各種方法,對抗這一波全球貧窮浪潮。國際林業研究組織聯今年 10 月就舉辦學術研討會,會後一眾地理學家和環境學家發表報告,提到能否善用森林資源,會是全球滅貧工作的關鍵。
為行人光復街道,可拯救餐飲零售業?
武漢肺炎令餐飲零售業一片慘淡,除了發放資助,政府其實還可趁機革新市政。荷蘭鹿特丹就推出特別紓困措施,容許餐廳商店佔用路邊車位,並將其改建成吸引客人的露天茶座或陳列空間,車水馬龍的車路則改為行人專用區,提早「還路於民」,重新分配城市的空間。
愛護「鄰居」,建一條刺蝟公路
在英國牛津郡基德靈頓(Kidlington)民居的花園,人們以迷你斜坡、樓梯、圍欄及石牆底部的小洞,為刺蝟們打通一條專屬的道路,以幫助牠們與人共存。通道由當地志願人士營運,亦是全英國最長的「刺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