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剛到日本,隨老公視察環境時,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他的老闆,他對我的專業很有興趣,於是給了我做兼職的機會。剛到異地,也無暇細想,能夠工作應該可以更全面地體驗當地文化。那一刻最緊要是孩子找到好的托兒服務,當時的我還不知道日本的保育園會對我如此重要!
孩子
|共5篇|
當孩子情竇初開,家長怎應對才好?
當家長面對情竇初開、甚至已有親吻行為的年幼子女,應該如何反應?「紐約時報」記者 Christina Caron 請教了多位專家,幫助家長引領子女探索這人生新體驗。
Moyashi:屬於明天的媒體素養
電子遊戲如洪水猛獸,不僅是家長腦袋的中國政府,許多尋常家長都有同一想法。許多朋友盡量不讓孩子太早接觸電子設備和互聯網,認為會讓他們沉迷。甚麼是「太早」?恐怕是當孩子有能力擺脫管制,自己再無能力控制為止。
莫坤菱:「孩子轉運站」的舊影子 —— 沒有血緣的家人,還是法制公事公辦重要?
上星期看了是枝裕和執導的韓國電影「孩子轉運站」,一齣被喻為「最日系的韓國電影」,男主角宋康昊憑戲更獲得康城影展最佳男演員,成為第一位韓國演員獲康城影帝,想必已經交出了擲地有聲的答案:日本導演對執導韓國電影一樣駕輕就熟,發揮甚佳。
戰爭畫面氾濫,該如何安撫及教育孩子?
互聯網不只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亦令地球另一邊的戰況充斥你我的社交媒體。不少專家提醒,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至今,幼童有可能已從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等平台,看到炮轟城市、平民逃難或士兵傷亡等殘酷影像。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安撫及教育子女,讓他們理解當前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