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因備受北韓威脅,南韓自 80 年代起建立及強化軍事工業,國內研製的 155 毫米 K9 自走砲更助該國逐步成為主要武器出口國。
韓國
|共146篇|
曾詩敏:淺嚐濟州體育文化
濟州除了讓大家大快朵頤的海鮮、黑豬肉、有名的咖啡店、主題公園外,確實也有不少滿足運動愛好者的活動和選擇。最簡單如在市區路邊,我們也見到應該是共享系統的電動滑板車和單車。
曾詩敏:三地球員聯隊,出戰韓國濟州
這次,我們因 floorball(軟式曲棍球,或譯旱地冰球)踏足了韓國的濟州。7 月到新加坡比賽後跟大家撰文分享過,當時我們是兩支香港的球隊聯隊,集合著香港最活躍的其中一大群球員,共同訓練好幾個月後,征戰獅城。至於今次,是我和隊友 Nia 二人成行,亦大抵多得「吸引力法則」的力量,我們跟來自新加坡和韓國的球員一同積極推動,最終一起出現在濟州,成為集合三地球員的聯隊,出戰這個「Jeju Open」。
南韓教師罷工,抗議家長欺凌成風
今年 7 月中旬,南韓一名 23 歲小學女教師在校內自殺離世。她輕生前,班上一名女學生用鉛筆劃傷一名男同學的額頭後,被涉事學童家長辱罵「沒有當老師的資格」,以及深夜時不斷致電及發短訊騷擾。悲劇激起全國同業憤怒,陸續自白也遭專橫父母及不守規矩的孩子欺凌,又集體請病假或年假以進行「迂迴罷工」,並將女教師死後第 49 天定為「公共教育暫停日」,希望防止悲劇重演。
中韓餐飲科技之爭 —— 送餐機械人
餐飲科技應用已是全球趨勢,南韓餐廳則因勞動力短缺及成本等問題,大量引入中國製的廉價送餐機械人,間接觸發一場中韓送餐機械人之爭。
Moyashi:核廢水戰爭
肉眼看不見輻射物質,一般大眾也看不懂科學調查報告。正如無數的政治陰謀論,廢水有害無害最終是一場組織信譽與政治取向的對決。
曾詩敏:倫敦球會首位亞洲人隊長
哈利簡尼終於離開了效力近 20 載的熱刺,隨之而來的另一焦點,就是球隊另一靈魂人物孫興慜(Son Heung-min)接過隊長臂章。這位向來以實力及品格深得球迷歡心的射手,成為這個歷史逾 140 年的倫敦球會之首位亞洲人隊長。
南韓提出立法禁狗肉,卻不得要領
食狗肉在韓國已有數百年歷史。現時南韓既沒立法禁止,亦沒把它合法化,但愈來愈多人關注動物權益及南韓社會的國際形象,因而支持禁食狗肉。近日南韓國會議員韓貞愛提出立法取消狗肉產業,惹來狗肉養殖場、餐廳及其他業內人士不滿。
殺傷案連連,引發南韓人集體恐慌
半個月以內,有「治安強國」之稱的南韓發生兩宗隨機殺人事件,案發地點皆在光天化日下的地鐵站毗連之處,本已導致人心惶惶。隨後網上再湧現殺人預告,令市民的不安達至最高點,終日如同驚弓之鳥,不是見疑即報就是先跑為上,結果全屬虛驚誤報。多位專家認為,韓國人已經陷入「集體恐慌」狀態。
為何南韓人不敢看 Barbie?
電影 Barbie 在全世界大受歡迎,在南韓的票房卻顯失色。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指出,Barbie 自 7 月 19 日在當地上映以來,售出超過 46 萬張戲飛,首個週末僅佔總票房收入 8%,第二個週末跌至 3.9%,遠低於同期上畫的「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及彼思動畫「元素大都會」。影評人及社運人士認為,情況或與南韓社會不太能接受具明顯女權意識的外國電影有關。
K-Literature:西方出版業界也吹韓風
自韓江的「素食者」在 2016 年獲得「國際布克獎」,韓國文學得以在英語世界嶄露頭角。今年再有千明官的處女作「鯨」入選這項大獎,令文學韓流(K-Literature)再向世界推進。歐美出版商陸續發行韓語小說的英譯本,而且反應不俗;讀者們亦開始發現,這些故事非但有趣,還反映時代和社會變遷。
水淹南韓:暴雨引發的「地下空間恐懼症」
極端天氣不但為多地帶來熱浪,也產生更多豪雨。日前,洪水淹浸南韓清州市五松邑宮坪第二地下車道,造成 14 人死亡。多年來該國經常發生水淹地下空間的慘劇,像電影「上流寄生族」中的那種半地下室亦曾發生奪命意外。事件為倖存者造成創傷,當地人亦因此出現「地下空間恐懼症」,每逢下雨都不敢到地下室,稍為水浸也不敢駕車。
福島核廢水排海在即,南韓人開始搶鹽搶海鮮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海在即,鄰國南韓民眾憂慮安全問題,近期恐慌性搶購食用鹽等日用品,甚至囤積海鮮在家。其他國家又如何應對日本食品安全問題?
「乞丐房」現象:韓國青年網上圍爐省錢
韓國青年幾年前還樂當 YOLO 族,高呼「為自己活在當下」,辛苦賺錢志在消費娛樂。但經過 3 年疫情,就業更難、物價更高,年輕男女只好改為節衣縮食度日。幸而,省錢之路既不孤單也不乏味。近月網上湧現俗稱「乞丐房」(거지방)的聊天室,讓他們得以圍爐取經,藉幽默和建議來鞭策彼此慳到極致。
韓國收養案的背後:國際慈善事業黑幕
5 月 16 日,韓國首爾的中央地方法院宣判,霍特國際兒童服務公司需要向一名 48 歲男子賠償 1 億韓元,理由是該男子兒時被送到美國收養的過程處理不當,令他過上一個飽受虐待的童年,他長大後亦陷入各種法律問題中,更在 2016 年被驅逐出境。事件反映了 60 到 70 年代期間,韓國和國際慈善事業的驚天黑幕。
南韓年輕人創業夢:開便利店
南韓最近出現一個現象,愈來愈多 20、30 歲的年輕人不做打工仔,爭著自己開便利店,背後原因為何?隨著更多年輕一代加入這個行業,便利店在推銷和營運模式上亦有所轉變,更貼近年輕顧客的需要。
【只有黑暗沒有榮耀】校園暴力,南韓人的「集體記憶」
Netflix 劇集「黑暗榮耀」帶動南韓社會討論校園欺凌問題,但諷刺的是,導演安吉鎬亦被爆出在年少留學時曾參與欺凌。欺凌事件在南韓異常普遍,目前卻只能靠受害者長大後站出來指控,欺凌者才會受社會譴責,但他們仍不必為造成他人身心創傷負上刑責。受害者希望往後不必靠自己「復仇」,欺凌者也能得到應得懲罰,甚至是學校及當局能從源頭杜絕欺凌問題。
【人+性大不同】南韓觀眾對性議題仍是太保守?
上月底,南韓 18 禁綜藝節目「人+性大不同:日本篇」在 Netflix 上架,主持人在節目中訪問 AV 女優及男優、男公關及普通年青人,又到訪性玩具店、成人虛擬實景房等,從另類角度了解日本性文化。但節目播出後,隨即遭南韓網民猛烈攻擊,甚至要求主持人退出其他節目,有輿論認為事件反映南韓社會對性仍是偏向保守。
南韓少子化: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是怎樣煉成的?
隨著出生率下降,全球發達國家都要共同面對人口老化的威脅,醫療及福利制度大受壓力。東亞發達經濟體更是首當其衝,其中南韓在去年再次打破全球出生率最低的紀錄,平均每位女性只誕下 0.78 人,預計未來數年會跌至 0.61 以下。高麗大學國際研究院院長金恩吉(Andrew Eungi Kim)就在學術網站「東亞論壇」分析,南韓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逼爆車廂,讓首爾人的窒息「地獄鐵」
梨泰院的人踩人慘劇震驚全球,事後韓國政府及相關機構急謀對策,以解決繁忙時段的地鐵擁擠問題。但是半年過去,來往首爾的車廂依舊逼滿通勤族,壓死的恐懼如影隨形,上週更有兩名乘客無法呼吸而昏倒。有專家認為,除了分散人流,也該作出「跳站」安排,但在上班族眼中,只看到「擾民」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