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

|共4篇|

新生命階級:年輕老人

「人口老化」令經濟及社會學家擔憂,要年輕人撫養更多老人,會拖慢經濟增長,造成各種社會問題。不少人視人口老化為「高齡海嘯」,不過,經濟學人一反傳統,提出老人不一定是負擔。相反,社會可以讓更多具備財政及健康條件的老人,積極參與經濟活動,轉危為機。經濟學人本月初的特別專題,就探討了人口老化所引伸的意義。

為何投票年齡應調低到 16?

幾歲才算「成年」?單是香港已定義眾多:合法的性交年齡為 16 歲、領取成人身份證是 18 歲、參選立法會議員至少要 21 歲——這顯示,我們對於「足夠成熟」的年紀有不同理解。然而,香港與多個民主國家的門檻一樣,要登記作選民必須年滿 18 歲,暗示低於 18 歲則「不夠成熟」。現在,「經濟學人」提倡,有鑑於各國日趨下降的青年投票率,合法投票年齡應調低到 16 歲。

機艙設「無兒童區」 耳根清淨?

在數年前,有個別航空公司開始在機艙設立無兒童區,如新加坡酷航、馬來西亞全亞洲航空、馬來西亞國際航空,以及近日才增設的印度靛藍航空。這些航空公司似乎都集中在亞洲。這是亞洲人的問題,還是亞洲航空公司特別關注兒童噪音的問題?無兒童區又有沒有必要和作用?

大話精時代:「後真相政治」與梁振英

兩星期前,國際政經雜誌「經濟學人」以「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為主題,討論當今多國政客正走向危險的道路:不顧一切的說謊,目的非為了說服社會精英,而是想強化偏見,久而久之,對社會造成巨大破壞。回看香港,梁振英上任多年,謊話連篇,近日的橫洲事件中,他又反口覆舌。究竟,我們是否也進入了「後真相」(大話精)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