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階級:年輕老人

A+A-

孔子說過:「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他的原意是批評魯國人原壤,在年幼的時候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甚麼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之賊。現代人斷章取義,以「老而不死」來指責某些老人對社會沒有建樹,徒為負累。

的確,「人口老化」令經濟及社會學家擔憂,要年輕人撫養更多老人,會拖慢經濟增長,造成各種社會問題。經濟學人本月初的特別專題,就探討了人口老化所引伸的意義。

專題引用數據,指 1950 年全球只有大約 5% 人口年屆 65 歲以上;到 2015 年,佔比已達 8%,預計 2050 年佔比更會翻倍至 16%。除了中國因一孩政策早已踏上老化之途,已發展國家的老化速度普遍遠勝發展中國家。以經合組織中的國家為例,老人比率預計將由 2015 年的 16%,急升至 2050 年的 25%。

談到「人口老化」,少不免要提到「老人扶養比率」,即 65 歲以上人口對比 15 至 64 歲人口的比率。全球人口的扶養比,將由 2015 年的 13%,上升至到本世紀末 38%。扶養比上升讓悲觀論者擔心不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預計,屆時富裕國家在老年金和老人醫療保障方面的開支,將由現時的佔 GDP 約 16%,大幅上升至 25%。

可是,經濟學人指出,早期人類平均壽命增加,主要並非因為我們愈來愈長命,而是嬰幼兒夭折率大幅下降,直到 20 世紀早期長命老人的比率才見上升,在富裕世界尤甚。近年有賴器官移殖及再生醫學等醫療技術,人類更是不斷推高壽命上限。1960 年代時,人類的身體已經愈來愈健康,預期壽命的上限卻一直停留於 89 歲。時至今天,竟已增加了 8 年,上限推至 97 歲。

不少人視人口老化為「高齡海嘯」,不過經濟學人就一反傳統,提出老人不一定是負擔,相反,社會可以讓更多具備財政及健康條件的老人,積極參與經濟活動,轉危為機。

首先,我們要重新咀嚼「老」的定義。今非昔比,現代老人已非過去老態龍鍾的老人。須知道,現在 65 歲的老人比之他們當年的祖父母,健康情況已有天淵之別,甚至有新詞「年輕老人」(young old)形容這些年長而不衰老的一群。不少國家也正推遲法定退休年齡,例如英國日前就把老年金的領取年齡延後至 68 歲,意味著英國人或需工作至 68 歲方能退休。另一方面,今年是美國嬰兒潮世代踏入花甲的高峰年,也許大眾應以此為契機,重新審視對「老人」的定義。

所謂「年輕老人」,意指那些健康良好,仍能工作又樂意工作,有錢花在非特定年齡消費項目上的老人。作為員工也好,消費者也好,他們也具有強大的經濟價值。可是,舊有的人生三階段概念 —— 教育、工作、退休 —— 過於深入人心,僱主避之不及,商界及金融界亦輕視了這班「年輕老人」。

歷史說明,「人生階段」的定義是隨時代轉變,而轉變除了帶來制度改革,還有新的經濟收入來源。西方國家自 19 世紀開始重視大眾的「童年」,推出兒童保護法、強制教育等,結果誕生了新的商業版塊,如玩具業和兒童圖書出版。而當「青少年」於 1940 年代剛界定出來時,又新增了一群願意兼職工作,又可無負擔去消費的階層,為經濟增添活力。簡言之,經濟學人主張大家不用對於現況過份悲觀,也不用單單基於「65」這古老數字便產生焦慮,年屆 65 歲之上又有錢有活力的「年輕老人」大有人在。

經濟學人亦建議金融界,為這個新生命階段概念提出更靈活的財務產品,讓老人能活用手上的財富。保險業可以透過改善對老人的保險條款,免除他們面對的主要風險,無後顧之憂,可收鼓勵富裕年金受益者慷慨消費之效,進一步增加他們對社會的經濟貢獻。針對老人健康護理,業界又可推出高科技產品與服務如自動車技術、智能家居等等,使他們能更自由地活動。只要看準社會趨勢出手,不斷老化的人口隨時能為新產品提供客源,互惠互利。由此得出結論:對於人口老化,大眾實在不必一昧悲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