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責任

|共7篇|

芬蘭人俄國人,兵役心態決定成敗?

北歐國家芬蘭及瑞典宣佈申請加入北約。芬蘭總理馬林稱:「不能再相信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在俄羅斯旁邊會有和平的未來。這就是我們決定加入北約的原因。」回顧過去與蘇聯的冬季戰爭,儘管單靠自己難以保證和平,至少可以相信一旦被入侵,芬蘭不會願意放棄抵抗。「外交政策」雜誌專欄作家 Elisabeth Braw 指出,同屬徵兵制度,與逃避徵兵的中、上層俄羅斯人相比,芬蘭人對兵役有著強烈的公民義務感。

比利時投票率高企,有賴強制投票?

5 年一屆的歐洲議會選舉上月結束,整體投票率僅為 5 成,比利時以 88% 率冠絕其餘成員國。回顧 1999 至 2014 年 4 次議會選舉,整體投票率皆不足 5 成,但比利時總能維持極高比率。何以同為歐盟一員,比利時國民卻能在相對冷漠的氣氛中,踴躍投下神聖一票?當地學者認為,一切基於把投票化作公民義務。

為何投票年齡應調低到 16?

幾歲才算「成年」?單是香港已定義眾多:合法的性交年齡為 16 歲、領取成人身份證是 18 歲、參選立法會議員至少要 21 歲——這顯示,我們對於「足夠成熟」的年紀有不同理解。然而,香港與多個民主國家的門檻一樣,要登記作選民必須年滿 18 歲,暗示低於 18 歲則「不夠成熟」。現在,「經濟學人」提倡,有鑑於各國日趨下降的青年投票率,合法投票年齡應調低到 16 歲。

大勢所趨?年輕選民的「另類選擇」

常言道年輕人政治冷感、甚或是政治無知的徵狀,大部分已發展國家的投票數據均反映,愈年輕一群的投票率往往愈低。在英國或波蘭,少於一半 25 歲以下的青年人曾在最近一次的選舉中投票;在 2015 年的瑞士聯邦選舉,有近 3 分之 2 的「90 後」選擇坐留家中;在 2014 年的美國國會選舉,則有約 5 分之 4 的「90 後」選擇不去投票。到底年輕人是對政治冷感,還是有另一番體會?

建制發達了:Snapchat 倡票站合法自拍

本港的建制派人士,可說是為民主「出錢又出力」,不僅逢年過節向選民送上蛇齋餅糉,投票當日又「接送」長者盡公民責任,甚至發放「交通費」、「加班費」鼓勵市民參選 / 助選。只是,內部人士不免擔心「食窮民建 X,票投社民 L」。如何能杜絕選民「忘恩負義」吃完走數?近日美國的一場訴訟,為建制派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