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政治

|共7篇|

另類事實的哲學

由誇大總統就職觀禮人數到捏造恐怖襲擊「Bowling Green 大屠殺」,白宮「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層出不窮,帶動「1984」銷量激增。另類事實並非白宮高級顧問 Kellyanne Conway 所創,有其法學根據,而在現代哲學層面,現實與真相的關係素有爭議,尼采甚至聲稱:「沒有事實,只有詮釋。」究竟另類事實在哲學上是否站得住腳?

Chester Ho:從杜林普到葉劉,Fact Check「後真相政治」年代

很久以前,人們仍然相信政治人物要有誠信,才能得到選民的信任。不過,在「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年代,政治人物是否言而有信、說話有沒有根據,似乎不在重要。遠一點的英國脫歐公投,事後否認言論、走數的政客大有人在;剛過去的美國總統大選,杜林普經常說謊吹牛,但無礙選民投下信任的一票。

如何說服「後真相人種」?

「後真相」(Post-truth)膺選牛津詞典 2016 年度選字,現象頻繁見於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大選,但人類早有敵視事實的前科,不論自然科學還是政治理念,向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事實缺乏說服力,未必是出於集體反智,有學者指,人類的認知並非全然是智力活動,與心理亦大有關聯,成見一旦形成,便難接受其他解釋。在後真相時代,我們還能以理服人嗎?

IQ 高了,但不見得更聰明?

在 21 世紀,大家的 IQ (智商)稱得上十分之高超。現任職於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政治學教授 James Flynn 在 80 年代曾指出,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平均 IQ 成績均有持續和明顯的增長,後來這現象命名為弗林效應(Flynn effect)。提升智商有不同的方法,然而 IQ 高了,但不一定見得更聰明,何解?

大話精時代:「後真相政治」與梁振英

兩星期前,國際政經雜誌「經濟學人」以「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為主題,討論當今多國政客正走向危險的道路:不顧一切的說謊,目的非為了說服社會精英,而是想強化偏見,久而久之,對社會造成巨大破壞。回看香港,梁振英上任多年,謊話連篇,近日的橫洲事件中,他又反口覆舌。究竟,我們是否也進入了「後真相」(大話精)的時代?